第13部分(1 / 4)

小說:明史演義 作者:雨霖鈴

汴梁城,留僉事陳德居守,自率步騎入虎牢關。至河南塔兒灣,元將脫目帖木兒,領兵五萬,在洛水北岸列陣,旗幟整齊,刀矛森峙。常遇春怒馬當先,左手執弓矢,右手執長槍,突入敵陣。敵軍二十餘騎,各執長戟,來刺遇春,遇春彎弓射箭,喝一聲著,將他前鋒射斃,餘騎倒退。遇春麾動大軍,奮力掩擊,殺得敵軍七零八落,東倒西歪。脫目帖木兒竄去,達遂進薄河南城下。元河南行省平章梁王阿魯溫,顧命要緊,也不管什麼氣節,只好送款軍門,開城迎降。蒙族臣子,理應與城存亡,乃望風崩角,無乃非忠。筆誅之以聲其罪。嵩、陝、陳、汝諸州,次第平定。

明太祖聞河南已平,乃親至汴梁,會大將軍徐達,謀取元都。達與遇春等,俱至行在謁見,由太祖慰勞畢,便議進取元都的計畫。徐達道:“臣自平齊、魯,下河、洛,王保保即擴廓帖木兒,詳見上,後仿此。逡巡太原,觀望不進,張良弼、李思齊等,侷促西陲,毫無遠略,元都聲援已絕,就此進兵,必克無疑。”太祖攜圖指示道:“卿言固是,惟北土平曠,騎戰為先,今宜先選驍將,作為先鋒,將軍率水陸兩軍,作為後應,發山東粟米,充給饋餉,由秦趨趙,轉臨清而北,直搗元都,那時絕他外援,自然內潰,都城可不戰即下了。”又語馮勝道:“卿可發兵往取潼關,潼關得手,勿遽西進,且選將守關,阻他出來,爾即回汴梁,聲應大將軍,毋得有誤!”達與勝受命而出。勝即日出師,往攻潼關,元將李思齊、張良弼,已率師分遁關外,勝未至關,先遣健卒夜攜火具,潛至良弼營前,放起一把火來,燒得營帳通紅。良弼自夢中驚起,總道敵兵潛來劫營,立飭各兵披甲上馬,出營迎戰,誰知殺了一場,統是自家人馬,連忙收兵,已傷亡了數百名,自知立營不住,退入關內。李思齊聞這訊息,也驚慌起來,即移軍葫蘆灘。此之謂勇於私鬥,怯於公戰。兩軍遷移未定,那馮勝已率兵掩去,殺進潼關。思齊棄輜重,走鳳翔,良弼也遁入鄜城去了。馮勝入關,引兵西至華州,守將多遁去。勝因奉太祖命,不得不中道輟回,調指揮於光、金興旺等留守,自率軍還汴梁。

太祖聞潼關得手,北伐軍已無後慮,乃自回應天,命徐達等進取元都,以毋妄殺人為約。達遂檄都督同知張興祖,平章韓政,都督副使孫興祖,指揮高顯等,調集益都、濟寧、徐州諸軍,會集東昌,規定計畫,分道徇河北地,連下衛輝、彰德、廣平,進次臨清,獲元將李寶臣,都事張處仁,用為嚮導。使傅友德帶著輕兵,開陸路,通步騎,顧時浚河通舟師,水陸並進,直抵長蘆,元守將左僉院遁去。達分兵下德州、青州,復會師進達直沽,得海舟七艘,用架浮橋,借通人馬。常遇春、張興祖等,各率舟師沿河而進,步騎遵陸而前,元丞相也速防禦海口,未曾交戰,部眾先奔,也速也只好遁去。達又進兵通州,立營河東岸,遇春立營河西岸,諸將欲乘銳攻城,指揮郭英進言道:“我師遠來,敵軍居守,勞逸相殊,不宜急攻。何若乘其不意,掩擊為是。”翌晨,天忽大霧,四面陰霾,英用千人伏道旁,自率精騎三千,直抵城下。元知樞密院事卜顏帖木兒,率敢死士萬餘名,張兩翼而出。英與戰數合,佯作敗走狀,卜顏帖木兒率兵來追,中途遇伏,被他截作兩橛。郭英又轉身殺來,卜顏帖木兒猝不及防,由英挺手中槍,刺墜馬下,當經英軍縛住,牽了過去。元軍沒了主帥,哪個還敢爭鋒,頓時大潰。英乘勝追殺,斬首數千級。及收兵回來,統帥徐達,已引兵入城,擒住的卜顏帖木兒,已梟首懸竿,號令軍前。休息三日,復出師進搗元都,不意元順帝已先出走,只有淮王帖木兒不花,及左丞相慶童等,尚是留著。小子有詩嘆元順帝道:

彼昏日甚太無知,都下淪胥悔已遲。

爭說蒙兒好身手,昔何強盛後何衰。

未知元都如何被陷,容至下回續詳。

…………………………

南方戡定,而明祖稱帝,天道後起者勝,誠非虛言。且有史以來,得國之正,首漢高,次明祖,漢高時尚有呂后,不無遺憾,明祖則得耦馬氏,聿著徽音。終明之世,無宮壺濁亂事,殆較漢代而上之矣。本回插入馬後一段,所以表揚婦德,不敢沒美也。至如徐達之北征,皆由廟算所定,告捷成功,事事不出明祖之所料,有明祖之雄才大略,始能撥亂世,反之正,且始終以不嗜殺人為本,其卒成大業,傳世永久也宜哉!若元順帝之致亡,吾無譏焉。

第十五回 襲太原元擴廓中計 略臨洮李思齊出降

卻說元順帝聞通州被陷,惶急異常,亟御清寧殿,集三宮后妃,及太子愛猷識理達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