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2 / 4)

小說:明史演義 作者:雨霖鈴

,成祖不問。其情愈見。偏都督同知許成,備知二人謀殺底細,原原本本,據實陳奏。成祖不便明言,只得將譚、趙二人逮繫,命法司訊實懲辦。那時寧國公主,聞著凶耗,竟趨入殿中,牽衣大哭,硬要成祖賠她駙馬。這一著頗是厲害。成祖好言勸慰,公主只是不受,一味兒亂哭亂撞。還是徐皇后出來調停,好容易勸她入宮,一面啟奏成祖,立誅譚、趙,並封她二子為官,算做償命的辦法。成祖不好不從,即封她長子順昌為中府都督同知,次子景福為旗手衛指揮使,並命把譚深、趙曦,限日正法。兩人真十足晦氣。一面遣中官送歸公主,為殷治喪,賜諡榮定,特封許成為永新伯。偏他恰是交運。梅殷麾下,有降人名瓦剌灰,事殷有年,很是忠誠。殷死後終日慟哭。至譚、趙伏法時,他卻伏闕呼籲,請斷二人手足,並剖腸挖心,祭奠陰靈。成祖本已心虛,又不好不從他所請。瓦剌灰叩頭謝恩,趨出朝門,立奔法場,把譚、趙二人的屍首,截斷四肢,又破胸膛,挖出鮮血淋淋的一副心腸,跑至梅殷墓前,陳著祭案,叩頭無數,且大哭了一場;隨解下衣帶,套頸自縊,一道忠魂,直往西方。不沒義僕。寧國公主,至宣德九年始歿,這且擱下不提。

且說皇太子高熾,奉命南來,將職務交與高燧,自偕僧道衍等趨入京師。成祖見了高熾,不過淡淡的問了數聲,及道衍進謁,恰賜他旁坐,推為第一功臣,立授資善大夫,及太子少師,並命復原姓,呼為少師而不名。好一個大和尚。道衍舞蹈而出,揚揚自得,至長洲探問親舊,大家以道衍貴顯,多半歡迎,獨同產姐拒不見面,道衍不禁驚異,硬求一見。姐使人出語道:“我的兄弟曾做和尚,不聞有什麼太子少師。”是一個奇婦人。道衍沒法,改易僧服,仍往見姐。姐仍拒絕,經家人力勸,方出庭語道衍道:“你既做了和尚,應該清淨絕俗,為甚麼開了殺戒,闖出滔天大禍,害了無數好人?目今居然還俗,來訪親戚,人家羨你貴顯,我是窮人,不配做你的阿姐。你去罷!休來歪纏!”快人快語,我讀至此,應浮一大白。道衍不敢與辯,反被她說得汗流滿面,踉蹌趨出,惘惘然去訪故友王賓。賓亦閉門不納,但從門內高聲道:“和尚錯了!和尚錯了!”八字足抵一篇絕交書。道衍乃歸京,以僧寺為居宅,除入朝外,仍著緇衣。成祖勸他蓄髮,不受命。賜第及兩宮入,亦皆卻還。至永樂十七年乃死,追封榮國公。

先是太祖在日,嚴禁宦官預政,在宮門外豎著鐵牌,為子孫戒。建文嗣位,待遇內侍,亦從嚴核。至靖難兵起,宦官多私往燕營,報知朝廷虛實,應二十四回。所以成祖得決計南下,攻入京師。即位後封賞既頒,宦豎等尚嫌不足,弄得成祖無可設法。所謂小人難養。會鎮遠侯顧成,都督韓觀、劉真、何福等,出鎮貴州、廣西、遼東、寧夏諸邊,乃命有功的宦官,與他偕行,賜公侯服,位諸將上。既而云南、大同、甘肅、宣府、永平、寧波等處,亦各遣宦官出使,偵察外情。宦寺專橫,實自此始。尋復派宦官鄭和,遊歷外洋,名為宣示威德,實是蹤跡建文。原來建文帝出亡雲南,駐錫永嘉寺,埋名韜晦,人無從知,成祖疑他出亡海外,因命鄭和出使,副以王景和等,特造大船六十二艘,載兵士三萬七千餘人,多齎金幣,從蘇州劉家港出發,沿海而南,經過浙、閩、兩粵,直達占城。占城在交趾南,距南洋不遠,當時地理未明,還道是由東至西,可以算作西洋,並呼鄭和為三保太監,所以有三保太監下西洋之說。註釋明晰。

鄭和等既到占城,並不見有建文帝形跡,暗想建文無著,未免虛此一行,不如招致蠻方,令他入貢,方不負一番跋涉。當下與王景和等商議,決意遍歷諸邦,自占城南下,直至三佛齊島國。這島系廣東南海人王道明所闢,道明出洋謀生,得了此島,開創經營,遂成部落,自為酋長。後為鄰島爪哇所滅,改名舊港。海盜陳祖義,又將爪哇兵民逐去,據有此地,南面稱王。鄭和到了舊港,別遣王景和等,率舟二十餘艘,往諭爪哇婆羅洲,自領隨從百人,往見祖義,並傳大明天子命令,賜給金帛。祖義聞得厚賞,自然出迎,設酒款待,一住數日,鄭和便勸他每歲朝貢。看官!你想這陳祖義是積年大盜,只知利己,不知利人,起初聞有金帛頒來,喜出望外,因此出迎鄭和,嗣聞要他年年進貢,哪裡肯割捨方物,便即出言拒絕。鄭和拂袖而出,回至船上,點齊兵士,往攻祖義。祖義也出來抵敵,究竟烏合之眾,不敵上國之兵,戰不多時,敗北而逃。鄭和據住海口,與他相持。祖義窮蹙得很,遣人至鄰島乞援。不意爪哇婆羅洲各島,已受王景和詔諭,歸服明朝。去使懊喪歸來,祖義越加惶急,入夜潛逃,偏被鄭和探悉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