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說,路線就是戰略集合群。
戰略集合群能產生一種系統的力量。
現實中,單個的戰略很難發揮完全的作用。無論是一個組織還是一個企業,只有當戰略形成群的時候,才能彼此造勢,發揮出戰略應有的作用。
。 想看書來
第二章 路線是個綱,綱舉目張(3)
目前有很多企業制定了戰略,卻無法取得應有的效果,就是忽略了戰略集合群的重要性。對一個企業來說,戰略和戰略之間總是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沒有哪一個戰略可以單獨的取得完全的勝利。就如同一個人用力舉起一塊石頭,並不僅僅是手對石頭作用的結果,而是全身肌肉互相協調的結果。
事實上,中國共產黨雖然沒有提出“戰略集合群”這個概念,但他們在實際的軍事活動中卻早已具備了這種行為。
1947年7月29日,魯西南戰場上,剛剛指揮完羊山集戰役的劉伯承、鄧小平在前線指揮所裡收到了一份特殊的電報。這份電報是由毛澤東親自起草的,上面標有三個A字,代表最緊急,而且極秘密。
密報的內容是要劉鄧大軍“下決心不要後方,以半個月行程,
直出大別山”,以牽制胡宗南軍一部的力量。
接到電報後,劉鄧大軍立即出發,衝破了重重封鎖與阻擊,終於於1947年8月27日進入大別山。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消
息傳到陝北,毛澤東欣喜地說:“我們總算熬出頭了,二十多年來,革命一直處於防禦地位,自劉鄧南征後,我們的革命戰爭,才在歷史上第一次轉為戰略進攻!”鄧小平剛用他特有的語氣說:“這個躍進的意義可不要小看了,中國從北到南沒有多少個一千里,從長江再躍進一千里就到了廣東、福建的邊界,剩下不到一千里了,蔣介石的反動政權就要垮臺了。”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同時;陳毅、粟裕領導下的華東野戰軍挺進豫皖蘇;陳賡、謝富治兵團挺進豫西。三路大軍,互相策應,在黃河與長江之間的廣大地區形成了一個“品”字形的戰略態勢,這就牽制了南線國民黨軍一半以上的兵力,使中原地區由國民黨軍進攻解放區的重要後方變成了人民解放軍奪取全國勝利的前進基地。這是一個對戰爭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勝利,它帶動了全國各個戰場的戰略進攻,整個戰爭格局從此發生根本的轉變。
後來有人對劉鄧南下大別山的戰略作用產生過疑問,之所以出現這種疑問,就是因為疑問者並沒有從全域性的角度去看待劉鄧挺進大別山的意義,而僅僅是從南下大別山部隊的區域性形式來理解問題。
其實,這個戰略行動的意義在於劉鄧、陳謝、陳粟三個方面相互配合形成新的戰略態勢,奪取戰爭的戰略主動權。
劉鄧南下大別山,調動敵軍尾隨南下,為陳謝、陳粟創造條件,陳謝隨後進軍豫西威逼潼關,就調動了進攻陝北的胡宗南集團,隨後西北野戰軍就轉入了反攻,同時陳粟也有了進軍豫皖蘇的條件。而陳粟、陳謝的行動,反過來又調動了圍攻劉鄧之敵。三軍的戰略配合,在戰役方面就為陳謝陳粟創造了戰機。這樣,戰爭的主動權就穩穩掌握在解放軍手裡,所以,劉鄧南下是戰略反攻的序幕。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就如同一把尖刀橫立於南北敵軍的中間,完全牽制了敵軍的力量,對林彪能夠專心進行遼瀋戰役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可以說,只要劉鄧大軍呆在大別山,哪怕每天什麼都不幹,敵軍也已經被牽制得不敢稍有異動。如果沒有劉鄧大軍的牽制作用,遼瀋戰役就無法全面展開,至於勝利就更無從談起。所以,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看似和遼瀋戰役無關,實際上卻是遼瀋戰役的關鍵。它們之間是一種戰略協同的作用,如果單獨把某個戰略提出來,沒有其他戰略的合作,就都無法獲得成功。
可見,戰略集合群能夠產生強大的系統作用,實質上是一種戰略協同的力量。
美國戰略理論研究專家依戈爾?安索夫在其《公司戰略》一書中,把協同作為公司戰略四要素之一,並闡述了基於協同理念的戰略如何可以像“紐帶”一樣把公司多元化的業務聯結起來,從而使公司得以更充分地利用現有的優勢開拓新的發展空間。並以此確立了協同的經濟學含義。
確切地說,戰略協同是一個管理學的概念。所謂戰略協同,簡明一點說,即:功能多元化的企業組織,透過對子系統的相互協調,可以使公司的整體效益產生大於各獨立組成部分效益總和的效應,經常被表述為“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