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4)

經營發展的道路。隨著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不斷融合,外企的大舉進入國內,中國企業也高歌走向世界;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趨完善,企業面臨的不確定因素變得越來越多,其生命週期卻似乎變得越來越短。企業家們紛紛認識到企業競爭的核心是文化的競爭,尤其是承載了悠久文明歷史的中國本土企業,文化的力量是企業生存與發展中的關鍵因素。其實,管理也是一種文化,在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的今天,作為一個文化商人,有著特殊的歷史使命。

因此在定位我們企業的使命時,我一直在思考一個重要的問題,作為一個文化商人,經營一家文化公司,應該擔負起一個什麼樣的社會責任?就像我在本書中所言,利潤應該只是一個結果,而一個公司存在的目的,應該是基於使命的東西。那麼什麼是西門文化的使命呢?西門文化的核心競爭力又是什麼呢?

眾所周知,中國目前正在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偉大經濟建設,這也是我黨確立的“100年不動搖”的基本路線。這麼一場偉大的社會實踐運動,每一個置身於其中的人,都應該奉獻自己的力量。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看到更多的是兩個極端:一方面盲目西化,我們的學者、官員言必稱韋爾奇之類的時髦詞彙,每當你來到經濟管理類圖書架、往返機場的暢銷書專櫃、政府官員和企業領導的辦公室,看到的大多是西方觀念的漢化讀物;另一方面是全面否定西方,僵化中國傳統文化。而在社會發展實踐過程中已經產生了很多超越中西文化、屬於中國本土的東西。也就是說,中國的經濟建設呼喚本土理論體系的支援,而這個理論體系的核心,是本土管理理論。

在這場中西文化交融的大潮中,我們做的工作,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貫穿歷史,基於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借鑑西方先進文化,打造中國自己的核心品牌,形成中國特色的核心競爭力。說到這裡,我們可以用下面四句話來進行概括:

“競爭的關鍵是特色,特色的核心是品牌,品牌的保障是文化,文化的源泉是歷史。”這既是我們的使命,更是我們競爭力的核心。

因此,我們最終提出了西門文化的“3+1”系統工程,即紅、黃、藍三色管理和土家文化的系列文化工程,作為我們的發展方向。“紅色管理”,就是向共產黨學管理;“黃色管理”是發現中國古代帝王的管理大道;“藍色管理”則是破解西方管理的本源;“土家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尋根之旅。

“紅色管理”是我們今天會議的主題,我想說的第二點就是關於“紅色管理”。

說到管理,就不得不審視一下國內的管理理論發展與應用的現狀。隨著國內經濟的高速發展,本土企業對現代管理學的新知與應用形成了飢渴,於是,“美國式管理”、“日本式管理”、以及臺灣版的“中國式管理”紛紛登堂入室,成為院校研究、企業培訓的新寵。應該說西方的管理學起步較早,目前相對比較成熟,對中國的管理學研究與實踐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是,我認為管理是一門實踐的科學,不同民族、不同特質的文化基礎,將形成不同的管理學說的理論。可以說,管理理論“沒有最好,只看是否合適”。管理學的興旺發達與國家政治、經濟的強大是密切相關的。所以說沒有中國國家的強大,就沒有紅色管理的橫空出世。如今中國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核心推動力量,所以,已經到了為中國總結管理經驗、構建管理體系的時候了,“紅色管理”即是基於此的一項嘗試。

作者馮成略致辭(2)

西方管理學之父彼德?德魯克認為:同英國、德國和美國透過技術上的領先而一躍成為世界經濟大國的途徑不同,在資本主義的發展史中,20世紀的日本是緊緊依賴管理上的卓有成效而後來居上,成為一股舉足輕重的經濟力量,而且造就了“豐田傳奇”、“索尼神話”這樣的成功範例。

日式管理是植根於日本大和民族文化的土壤的,那麼,什麼是適合中華文化根基的管理學說呢?

中國的企業家和理論家們也在苦苦地探索和思考。華為、聯想、海爾、娃哈哈、TCL等等一大批中國本土的企業,在向西方學習管理聖經的同時,也在自覺和不自覺地應用了我黨我軍部分成功的管理經驗。

俗話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對於現代的許多企業領導來說,其實,我黨的許多成功經驗都爛熟於心,已經成為了許多人的行為規範,但自己卻全然不覺。

於是我們驚訝地發現,從組織的角度看,中國共產黨真正稱得上基業常青的“百年老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