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部分(2 / 4)

小說:再造神州 作者:白寒

這話讓宋國官員十分不滿,一齊拿眼看著文貴,似乎想看他的意思如何。

文貴主理外交院多時,這樣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碰到,當下神色不變的說道:“樸使節既然是代表高麗而來,當知兩國交往禮儀。無論是金國還是西夏,接待安排都是本掌院,總理大人日理萬機,非等閒之人可見。如果使節想見他,本掌院到可代為安排,至於迎接如同使節這般的他國官員,實在用不著總理大人親來,本掌院足矣!”語氣不亢不卑,軟中藏諷,回應了對方的無禮取鬧。

樸元熙也許是沒聽出來,還是什麼別的原因,他的眉頭皺了皺,擺擺手,有些不耐煩的說道:“算了,此事本使就不同你們計較了。本使坐船累了,快些帶路,本使要歇息!”

對於這樣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使節,文貴身邊的官員都露出輕蔑的神色,反到是文貴,有些疑惑的看了對方一眼,下意識的認為對方的做為沒這麼簡單,似乎另外有什麼別的目的。

但此時也不好深究下去,文貴手一擺就帶著樸元熙一行人離開碼頭。

他們走了好一會兒之後,從那艘高麗海船上又陸續的走下來一些水手僕從,三三兩兩的離開海船。

看樣子,他們似乎是想趁主人不在,進城去看看。

這樣的事情很常見,不多會兒,他們也消失在碼頭外的人流中,不知所蹤。

等到他們都離去之後,武天啟才從望臺上下來,此時他已經換了一身衣服,打扮成一個很常見的江湖中人,臉上也被巧妙的化裝過,除非是極為熟悉的人,一般的人是絕不會想到這個人就是武天啟。

走下望臺,武天啟似乎是漫不經意的在街上閒逛,無意識的和一個人碰了一下,此人連忙說了聲“對不起”,然後匆忙離去,混入人流之中。

武天啟不甘的哼了一聲,也快步離去。

不久,他就來到一條非常有特色的長街上。

整座街市都是模仿唐朝時候的建築,充滿著古樸典雅的味道。街道中心的路面是由青石板鋪成,還保留著天然的花紋。兩旁行人道上不僅鋪設有方塊水泥小磚和掛燈籠的長杆,還每隔十丈就有一個裝飾巧妙的垃圾箱,道路上還留有專門供馬車停靠的空地,連拴馬的樁子都有,設計的很周到。

兩側的房子也十分有特色,多是磚木結構的樓房,飛簷挑角,鏤花窗欞,塗梁裝門,每間房子看似一樣,但細看之下又似乎不同,絕對稱的上是古色古香,極富巧心,有一種仿古的高雅氣息。

還有一些房子呈現出圓,方,菱,扁,長等特別形狀,浸透著的一種別具匠心的韻味,似乎另外有所用途。沿街開設的商鋪也是與眾不同,不僅沒有一般常見的那種吆喝聲,反到充滿著一種書館般的文靜,讓人一看,就從心中升起一種非常濃郁的安然味道。

那些招牌的設定也並非隨意擺設,不論橫豎都是經過精心計算,讓人看了就覺得舒服,不會有礙眼的感覺。特別是招牌上的字,那更是各有各的特色,或龍飛鳳舞,或鐵筆銀鉤,或淡雅悠遠,或蒼勁雄渾,無不給人以美的感受,讓人一看就知道不是找人隨便給題的。

最為特別的是在街道上還不時可以看到一些雕像,這些人多是以唐朝的大詩人畫像為藍本雕刻而成,神韻風度,骨骼肌理無不按照真人大小比例製成,在他們身邊,還留有一面刻有此人最知名的詩歌以及生平簡潔的漢白玉小石碑,端的是別出心裁,鬼斧神工之作。

走在街道上,真是會給人一種如夢似幻,猶如和古之高賢對話的動人感覺。

武天啟知道這是建康新城和舊城連線的幾條街道之一,此街名叫‘唐街’,是一些研究唐朝詩歌文賦的所在,也是一個出售仿唐用品以及供應一些特別物品的所在。

和其類似的還有‘秦街’‘漢街’‘宋街’‘兵街’和兩條‘主街’。這些街道,除了兩條主街是做為聯絡新舊兩城的幹道外,其餘街道主要是用以懷念古人,激勵後人等,至於連通兩城,反到是次要的了。

比如在唐街上就是以唐詩為主要文化載體,而秦街上就是秦歌,漢街上就是漢賦,宋街上就是宋詞,最特別的是兵街,這條街道是以歷代兵法著作為載體,以那些流傳千古的名將為代表而建成的一條街道。

這些街道都是梅負責修建的,當初興建的時候曾經召集過一些富商集資,並言明,按照投入的多少來決定今後的收益。所以這些街道的建設除了讓梅和一些工匠耗費了一番心血之外,並沒有耗費朝廷半兩銀子,使得此事成為朝中的一大美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