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寫的一本關於驗屍的手稿看起來。
不久,庭院外開始熱鬧起來,先是幾個衙役摸樣的人拿著幾個罈子放到涼棚的一邊,過了一會兒,一些高冠儒衣的文人也三三兩兩的到來,走到一邊的椅子上的後排坐好,除了幾個人互相的招呼之聲外,並沒有發生什麼喧譁。這些人就是太學府之人,不過他們還不是太學士,只是一般的學士,跟隨著太學士研究學習。
我放下手中的書本,有些興趣盎然看著這些人,發現有些人我還認識,以前還見過面。他們有些人還對我這裡很好奇,但只是望了望,並沒有人試圖前來窺探。
“殿下,他們就是太學士嗎?”修紫暄看著我,目光中有種懷疑。
我微笑著搖搖頭:“你是認為他們太年輕了是嗎?其實太學士並非都是老朽,只要在某一領域有特別成就的人,都可以成為太學士。不過他們並非是太學士,而是那些太學士的學生,其實整個太學府,擁有太學士名號的人不超過二十人,不過他們無一不是各自領域中的當代大師,不少人都有超出前人的成就。比如宋慈,他不僅繼承了前人的法醫之學,而且還將其系統化的整理起來,使其真正成為一門學術。這種本事,可不是常人可以隨便擁有的。”
修紫暄微微沉吟了一下:“紫暄聽說‘法醫’二字還是殿下親自命名的,世人以前很少有人去關心這個,大都認為這些事情是仵作之事,甚少有人可以稱讚。”
“那是世人無知,法醫之學同樣博大精深,只要你去研究,你就會發現很多的事情。而且法醫之學和百姓也是息息相關,斷案追兇都會用到它,一個好的法醫甚至可以比的上十個捕快……她們果然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