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文化強大有好的一面,促進社會穩定。但也有消極的一面,壓抑新東西。所以這是個雙刃劍,我們對此要有審視。在我們的主流文化中,比如說看待一個人物,往往習慣於從政治文化的角度來評判他。比如他是什麼階級的,他是什麼階層的,他是這個意識還是那個意識的,或者說小農意識的,或者說資產階級意識,小資產階級意識的,如此等等。
但是我覺得這種評判缺乏一種心理學意義上的、人文終級關懷意義上的對人物的透視。
舉個例子。比如說一個作家寫東西寫不出來了,我們最常見的主流文化評判是什麼呢?可能說他浮躁了,在商品世界中心理不純淨了,或者是遠離生活了,甚至還可能概括為近乎文人墮落的角度。但實際上,我以為大多數作家如果寫東西寫得少了,甚至一段時間寫不出來了,其實是一種寫作疲勞,是生命力的一種限度。他很想努力,但心理上有危機。
又比如說研究馬俊仁,他為什麼能夠成長為馬俊仁?絕對不止因為他小時候受過苦。受過苦的人可多了。窮還有窮鬥呢,自毀的,毀別人的。馬俊仁出身獵戶,聞蕩生活。階級的階層的不能代表一切。他家裡兄弟姐妹九個,為什麼只有他成為馬俊仁?同樣是窮苦人出身,為什麼馬俊仁能夠成為有貢獻有成就的人物呢?
每個人都有他成長的特殊心理環境,心理條件,我們對一個人物的透視必須是有心理學意義的,帶有人文關懷的方方面面的,這樣,我們的判斷才能夠準確。
海明威因為精神危機自殺了,這個現象僅僅從政治上進行評判是行不通的。他作為一個作家,有他的創作生命,有他的心理危機,不接觸這些,看不到問題的實質。
我在寫馬俊仁的時候,就想到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透視他。我在《童話人格》一書中解析了孫悟空的人格。我們主流文化的評判是,孫悟空是造反者的象徵,體現了被統治階級的反叛精神。這是從政治角度來評判。但實際上孫悟空能夠成為孫悟空,最最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和父母親的關係。在我的解析中,如來佛是父親的象徵,觀音菩薩扮演的是母親的角色,這種特殊的人格關係中才成長出孫悟空。
馬俊仁是如何成長起來的?我在書中對他心理意義上的東西做出了我的解析。
寫一個名人,只寫他成功的過程沒有意思。它不足以吸引我。
三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是真正的民主精神
第三,這個題材還有的人文話題是什麼呢?我覺得中國現代比較缺乏一種精神,叫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在全世界被稱為“金科玉律”,是所有文化中最寶貴的精神,是真正的民主精神。
什麼叫民主精神?表現在人際關係上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如果你是一個平民,你對權力的歧視很痛苦很憤怒的話,那麼,在你掌握權力以後千萬不要歧視沒有權力的人。如果你是一個窮人,你對金錢的歧視非常敏感非常受傷害的話,那麼,當你有了錢以後不要歧視那些窮困的人。同樣,對於有任何權力的人,包括有話語權的人,你如果不願意別人用這種權力傷害你,當你手中握有這種權力的時候也不要去傷害別人。這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最重要的。
在這本書的寫作中,我一方面希望讀者對過去誤讀的馬俊仁有一個正確認識,希望把馬俊仁的成長軌跡能夠端正地寫出來,同時我又希望不擦傷別人。
作為馬俊仁,雖然用我的話說,當時他和他的那些運動員女兒們曾經有過一些分歧,我在寫作中不能迴避這些分歧,但是我希望端正了馬俊仁,又不擦傷別人。
四 對人才和知識的尊重和理解
第四,在寫馬俊仁的時候,我有一個驚喜的發現,就是對運動訓練學我發現了一點新的東西。
在寫這本書之前,我買了許多體育訓練方面的相關書籍,還去了天壇東門外的體育出版社的小門市部。我希望和他談話時在這個領域不外行。
過去人們一般印象認為馬俊仁就是兩條,大運動量訓練加一個營養秘方。
我覺得那太想當然了!這個世界對於一個偉大成就的產生簡直就不知道動一下腦筋。既然是這麼簡單的東西,別人為什麼不行?有的是人比他文化高,有的是人在體育界比他更是科班教練,為什麼別人沒拿金牌?有原因的。
我發現,馬俊仁在運動訓練學方面確實有很多挑戰性發現,起碼他是一種特殊的運用。
舉一個簡單例子。我在書中寫到了,馬俊仁講劈木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