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城北的小樹林裡又添了一座新墳,這座墳匆匆挖成,只有一丈方圓。黃土一堆,埋著一位梟雄。張獻忠生前號西營八大王,統率十萬農民起義軍,手下人才濟濟,風光無限。死後不過一丈黃土,一塊木板為碑。
李定國出逃得太過匆忙,金銀細軟,什麼也沒有,僅僅五百驃騎,從北京城裡浴血殺出,所以沒有錢財為張獻忠風光大葬。何況在這亂世,風光大葬也未必是什麼好事,說不定轉眼之間此地易主,風光的大墳就會被盜墓者掘開,反倒是這種土丘能使死者入土為安。
鄭曉路默默地為張獻忠上了一柱香,自己穿來這個時空之後,有兩大假想敵,一個是張獻忠,一個是清兵,沒想到張獻忠就這麼去了,至始至終沒有和自己動過刀兵。反倒是許多莫名其妙的敵人,在莫名其妙的時間和莫名其妙的地點與自己大打出手。
李定國在張獻忠的墳前恭敬地磕了幾個響頭,然後轉身對著鄭曉路道:“閻王大人,若蒙不棄,請讓末將效命於帳下。”
汗史書中的明末第一巨星李定國,居然要投入自己軍中?鄭曉路奇道:“你投我做什麼?”
“誓殺李自成”李定國一揖到地,長聲道:“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就在這時,一個傳令兵飛奔而來,遠遠地大聲叫道:“閻王大人,有緊急軍情”
那傳令兵滾倒在鄭曉路面前,急道:“山海關總兵吳三桂來信,他已決定聽從閻王大人的勸戒,向李自成投降,但是……李自成殺了他的信使,不肯受降。並且已經開始調集重兵準備攻打山海關。吳三桂左思右想,決定向滿清投降……”
“什麼?”鄭曉路大驚,李自成已經發瘋到這個地步了?幾萬關寧鐵騎投降都不要?是李自成瘋了,還是我瘋了?
……………………………………………………………………………………………………………
時間倒退回數日之前。
且說秦良玉護著吳襄和陳圓圓到了山海關之後,吳襄把兒子叫來一陣訓話,然後命令他向李自成投降,以保證國家動盪早一天結束。
吳三桂以“孝聞九邊”聞名於世,自然不敢違抗吳襄的命令,立即修書一封,遣了一名機靈的使者,攜帶著他的降書向著北京城而來。
這使者一陣急奔,只用了幾日就到了北京城的外圍。只見前方樹林裡一隊闖軍計程車兵正在巡邏,使者大喜,趕緊靠上前去,抱拳道:“小的是山海關吳將軍派來的信使,有重要信件奉送給闖王,還請兄弟們通傳一聲。”
“吳三桂的信使?”那巡邏的闖軍小頭目奇道:“你送的什麼信來?咱們闖王忙得很,沒時間看些沒用的信件。”
信使趕緊道:“這是很重要的信件,是我家吳將軍向闖王投降的書信,闖王一定會很樂意看的。”
巡邏小頭目聽說是受降信,雙目閃過一絲狠厲的光芒,他低聲笑道:“原來如此,好那闖王看過這封信之後,咱們兩人就是戰友了,來,咱們先親近親近。”他靠向信使,伸手拍了拍信使的肩膀,以示親近。
那信使毫不提防,卻見巡邏小頭目突然伸手拔出腰間的長劍,“噗”地一聲插入了信使的心窩。
“你……為何殺我?”信使仰天而倒,雙目滿是不可置信之色。
小頭目嘿嘿一笑,在他耳邊輕聲道:“好叫你做個明白鬼,爺的名字叫王好賢,山東聞香教少教主。吳三桂和李自成怎麼能湊一塊兒呢?他們必須打,打得越激烈卻好,我聞香教才有機會漁翁得利。”
王好賢說完又是一劍,將信使捅死在地。他抬起頭來,伸手招過一個化裝成闖軍士兵的聞香教眾,森然道:“去拿紙筆來,爺要重新寫一封挑戰書給李自成,哈哈哈”
半日之後,“吳三桂的挑戰書”送到了李自成的案前,這封挑戰書寫得十分下流,把李自成的祖宗十八代全部罵了一個遍。把李自成的爹罵成*公,把李自成的母親罵成了ji女,把李自成本人稱為咋種,並且嘲笑他腎虧、不舉、早洩,說他的幾個老婆全被自己上過……幾乎把世界上所有罵人難聽的話全部搬進了信裡。
李自成黑著臉看完了信,大手一揮道:“傳令三軍,備戰,準備討伐吳三桂”
……………………………………………………………………………
在遙遠的東北方向,有一座叫做盛京的城市早已經進入了全面備戰狀態。
盛京乃是後金(清)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