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4 / 4)

小說:明末1625 作者:管他三七二十一

作變得簡單,但鐵釘用得越多,整個工程就越不可靠。最好的船殼要將木材和鐵釘的比例進行完美的計算,使得船殼堅而不脆,柔而不軟。

外殼由木製的夾層鋪設至龍骨,夾層間塞上**纖維使之儘可能的嚴密,再在外面刷上一層柏油,使油滲入到縫隙中,從而起到防水的作用。為了保護外殼,使船能夠對抗各種駐蟲,水線以下的外殼被一層薄鉛板所覆蓋,在鉛板和木製的夾層間隔著一張塗了柏油的帆布,作為最後的預防措施。下半部份的外殼將再刷上一層柏油與植物油或動物油的混合物。

然後是安裝索具,船上必須設計數個用於固定索具的支撐物,這些支撐物用於將索具固定在上面,使之不會隨著海浪的撲騰而落入海中。

最後再加裝船舵,舵栓被掛在尾柱上。同中國帆船不同的是,荷蘭大帆船是以舵柄來控制方向的,透過揮動舵柄,舵的位置就會發生改變。而舵柄並不是安裝在船的尾巴上,而是安裝在艦首。

這一切完成之後,大帆船已算是完工,但還不算完美,還需要進行內部隔壁、階梯、起錨機的安裝,並且在船舵裡進行一番裝修工作,裝上床、桌、椅……等等生活器具。

而要完成上述的全部工作,大約需要兩年的時間。

毫無疑問的是,鄭曉路把造船想得太簡單了,當馮子銘向他報告造一艘船需要兩年時,鄭曉路差一點把舌頭給咬掉。想一口吃出個大胖子,那是不靠譜的事。造船的每一個步驟都牽涉到曬乾等要素,不花一定的時間是不可能完成的,再有錢也不行。

看來這事急不了啊,鄭曉路只好下令船匠儘量同時建造多隻大船,兩年後讓數艘船可以同時下水。當然,如果多使用鐵釘,以犧牲耐用性的方法來強行造船,也可以提高速度,但那樣的速度不要也罷。

看來想揚威東南海,至少也是兩年後的事情了,這兩年,就夾著尾巴做人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