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十,十傳百,沒過多久,紅崖子山附近的窮人們都知道了王老爺家的新型佃戶方式,一百多戶窮人湧上了山來,鄭曉路將他們通通收了下來,散佈在自己的田地裡勞作,整個紅崖子山立即煥發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朝氣。這些農戶的住所與鐵匠們的完全隔開,以免被他們知道了自己在打造違禁的火器。
現在鄭曉路已經佔據了整個紅崖子山,山腰以上的土地全部都開墾成了田地,總共有三百頃良田,但是收的這一大批村民加上以前建完山寨留下來的,還是隻有不到兩百戶,當時的農業技術太落後,只靠人和牛來耕地,一個人頂多只能負責十畝地,鄭曉路的幾百頃良田利用率只達到了一半。
“缺少人手的問題,光靠吸收周圍的鄉農,是不可能根本解決的。”鄭曉路忍不住這樣想:“而且我不光要農民,還需要士兵,要找到不怕死,敢造反計程車兵,看來還是得去那個地方了。”
鄭曉路遙望向東北方,那裡是陝西,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正在那裡轟轟烈烈地開展著……那是個巨大的人才市場!
第三卷 興山寨 第七章 金竹幫
今日一更,四千八百字的大章
--------------------------------
“我得建一條從陝西到四川的人才接引通道。”鄭曉路默默地想道:“要想辦法把陝西的人力資源,接引到四川來使用。”
自從鄭曉路在四川推行後世農業科技之後,四川糧食產量極豐富,雞鴨魚豬等肉類產量也翻了一番,四川人民雖然還是苦哈哈的,但是已經能保證基本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下,想拉四川人民入夥自己的山寨當兵對抗張獻忠,那是不現實的。有口飯吃的人誰來給你當兵啊?而且大規模的吸收本地人,很容易暴露自己的山寨,引來官兵圍剿,那是絕對不行的。
要取得人力資源,必須從陝西下手。因為陝西連年大旱,而且還會繼續旱下去,王二起義之後,陝西境內烽煙四起,各地農民軍都在摩拳擦掌,蠢蠢欲動。活不下去的人和活不下去的兵,拉著造反的旗子在陝西里轉來轉去。李自成、張獻忠,這些類似天王級的人物鄭曉路就不考慮拉到自己這裡了,人家志氣大,不會安心當自己的手下,但是還有幾十路起義軍,隨便拉來一兩路,就夠自己消化個一兩年的。
鄭曉路拿起筆,在紙上簡單地畫了一張四川和陝西的位置關係圖,在圖上畫了幾個小圈圈代表城市,從陝西的漢中開始,穿過川北的廣元,再經過綿陽、德陽、成都,最後到達蒲江縣的紅崖子山,這是一條非常漫長的路線,如果自己從陝西挖到了人手,想帶著人輕輕鬆鬆地走過這麼遠的路,是不可能的。一路上不但有官府的關卡,還要面對吃喝住行的各種問題。
“看來,得沿著這條線,以修建農業加工廠的名義,建造一整條完整的接引站體系!”鄭曉路拿起筆,將一路上有可能用到的東西詳細地列出:馬車、飲水、食物、居所、通關的文書或路引……
通關的文書路引是其中最簡單的一項,自從去年大豐收之後,八府一州的稅賦問題完美解決,知府們十分滿意鄭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為了自己年年政績有保證。八府一州對鄭氏的加工廠是完全的優待政策,整個四川的關卡路哨,只要看到鄭氏的車隊馬隊,不僅不盤查,甚至還會沿途護送。
倒是馬車、飲水、食物、居所這些看似簡單的東西,如果想從蒲江縣一直安排到陝西去,那是相當的繁瑣,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做到。天啟七年已經進入了夏天,要準備好這條路線,至少得花上半年,今年之內是別想引進人手了。
鄭曉路趕緊把楊帆叫來,將建造陝川人才接引線的任務分派了下去。鄭氏在山寨裡能用的人不多,因為這是犯禁的事,所以不是心腹不敢弄進山寨來,但在各地的加工廠裡,卻已經聚集了數千的工人,其中還有許多高薪請來的有能力的掌櫃,讓這些掌櫃去安排自陝入川的一系列繁雜事務,那真是再合適不過了。他們也根本不會知道自己做的是什麼事,只知道是在幫東家建造一條運輸補給線罷了。
鄭曉路要求一路上的接引站必須在食物上下大力氣,因為陝西災民絕大多數是餓肚子才起來造反,如果自己遊說得他們來四川,首先就要保證好食物,這樣才能讓他們安心地投靠自己。幸虧四川豐收,現在糧食便宜,明年後年的糧食將會更便宜,這一條倒不算太難。
另外,一路上的居住點也必須舒適,長途跋涉地從陝西進入四川,如果一路上睡不安穩,只怕到了地頭直接就會精神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