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2 / 4)

小說:明末1625 作者:管他三七二十一

,做上標記。

鴨毛就比較賤一些,但也不是胡亂處理的,而是用小剪刀將鴨羽毛剪成小羽片,粗大的鴨毛杆子直接扔掉,小羽片也裝在袋子裡,碼得整整成成的,做上標記。

皂鶯見到這個房子裡都是女工,有些吃驚,不禁問道:“你的廠子怎麼請女工?這樣只怕不好吧,官府不會來過問嗎?還有那些酸腐士子,不會罵你嗎?”

鄭曉路笑道:“官字兩張口,我扔點錢進去,餵飽了他們,自然不來與我為難。至於酸腐士子,這個略有些麻煩,不過我們鄭家的名聲好,請的女工都是粗手大腳的中年女工,所以這些酸腐也沒太為難我。”

一行人邊說邊走,又走到下面一間小屋,這一間屋子裡也全是女工,正在裁縫著布匹,皂鶯自小走江湖賣藝,對那針線活不怎麼在行,看了半天也沒看明白這些女工在裁縫著什麼東西。

凱叔拿起一個女工快要縫好的衣服,遞給皂鶯看,笑道:“你看這件衣服,它是雙層的,中間有一個空空的夾層,兩邊用密密的線腳縫好。”

皂鶯道:“哦,我看明白了,這中間的空夾層,就是要用來填充鴨毛的吧?”

眾人都笑而不語,又走到下一個房間,這裡就是給衣服裝填羽絨的地方了,在前面兩個屋子制好的衣服面料和羽絨,都被送到這裡,幾十個女工正在將鴨絨和羽片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然而裝填到衣服的夾層裡面。

凱叔便順口告訴皂鶯,這裡的羽絨服要分好幾種檔次,絲綢面料加絨毛多的,就是最上等,一件衣服就可以賣幾十兩銀子。布質面料加絨毛羽片,是中等,一件賣幾兩銀子。布質面料加上大量羽片,那就是低等了,基本上不賺錢的賣給窮人們,這種低等羽絨服,算是鄭氏救濟窮人的善舉之一,今年就快要入冬了,四川有不少窮人買了低等羽絨服,照這勢頭看來,今年的四川受凍的窮人會比往年減少幾成。

皂鶯斜著眼睛瞪了鄭曉路一眼,什麼話也沒說。但是鄭曉路知道,她又想罵自己沽名釣譽,於是笑道:“只要為窮人做了實事,你管別人是真心還是假心?何況,我是真心想為四川人做點事。”這倒不是假話,想想歷史上的四川六百萬人口被殺得只剩下二十萬,而且就在不久之後的十幾年裡就會發生,鄭曉路就覺得自己眼前看到的這些四川人非常可憐,甚至比陝西天災裡的那些窮人還要可憐,至少陝西人窮歸窮,不用死,但四川人卻被殺了幾百萬,基本上現在街上看到的每一個人,都要死在張獻忠或者清兵的屠刀之下,想到這個,就由不得鄭曉路想為他們作點什麼。而且做了這一點點是不夠的,不從跟本上解決清兵的威脅,就不可能救得了這些人,而要解決清兵的威脅,不從根本上拯救這個國家是不行的。

眾人走到最後一間屋子,這裡是庫房,碼放著裝填完工的羽絨服,皂鶯隨眼看了看,這裡起碼有四五百件衣服。有幾個工人正在將新造好的羽絨服分檔次歸類放好。

皂鶯想到一路上看到的廠房,忍不住問道:“奇怪了,你這個衣服似乎分成了很多步驟來做,每一個工人只做其中一個步驟,這不是很怪嗎?為什麼不讓女工們一人負責一件衣服。”

原來明朝的成衣坊做衣服,都是一個師傅包工包料,從裁剪到縫製一應包辦,每一件衣服都是一個裁縫獨立完成的,像鄭曉路這種“生產線”似的製法,皂鶯自然是沒有見過。

鄭曉路笑道:“若是一個人做整件衣服,豈不是她先要去洗曬鴨毛,然後要去將鴨羽毛和鴨絨分開,再自己縫個夾層衣服,然後再自己裝填羽絨……這麼算起來,一個人要做五六件事情,這整個流程裡若是有個她不喜歡的,或者她不擅長的步驟,那麼整件衣服最後的質量就一定不好,因為流程太多,她也無法儘快地熟練自己的工作,製作的速度會大大減慢。但我這裡每個人只需要專心做一件事,例如分羽絨的就只分羽絨,她可以更快地熟悉工作內容,做事情更加熟練,效率也更高。整個流程裡每一個人效益都提高,那麼整件衣服的製作速度就相應的提高了。”

皂鶯點了點頭,這個道理很簡單,一說就懂,但若要第一個想到,卻也不見得容易。

“這個叫做流水線生產!”鄭曉路道:“是享利·福特……呃!”他說得太快,差一點就將“是享利·福特於1913年在密歇根州首創的”這一句話給說了出來。

流水線生產這種劃時代的生產方式說起來簡單,但實際上的效果卻非常可怕,它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重要發明,進一步加大了工人技術的專業化,有著極高的效率。但它也有個問題,就是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