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2 / 4)

小說:大宋桃源 作者:冥王

了過來。

徐鍇接過來一看,封頁上工工整整的寫著三個大字“千字文”。看著這種貌似熟悉又從未見過的字型,徐鍇嘆道:“好字!就憑這幾個字,稍做磨練,便可成一代書法大家。”

輕輕揭過封面,第一頁竟然是用一種比蠅頭小楷還要小上幾分的字型完完整整的將《千字文》的全文抄寫在上面。

既然一頁紙就能將整個《千字文》盡數寫下,那還弄這麼厚一個冊子做什麼?一想到小慧嘴裡六句《千字文》便旁徵博引的那翻話,徐鍇心中一陣激動,莫非,此書中,便是那些東西麼?

懷著渴望的心情,徐鍇顧不上品評首頁中那小字的書法價值,匆忙的翻了開來,接下來的字型竟然全都是用此種筆體所書。徐鍇粗略的估計了一下,這種字型,每頁可書寫的字數竟然幾近兩千字。看那字型,明顯不是用毛筆所書,只怕是用某種硬物書寫的吧,能用硬物將字寫成如此模樣,確實也難能可貴。

略過字型不提,徐鍇將略有些老花的眼神費力的聚了起來,仔細的看著其中的內容。前面的一頁說的是此書是專為小慧所作,要讓範貽為小慧講解的時候,不要過於強迫,每日講的內容不要超過一段,然後是比較詳細的課程安排,對小慧的要求是,每日早間將《千字文》全文背誦一遍,然後溫習之前所學的內容,接下來是講為數不多的一段新內容。

看著通篇的大白話,徐鍇嘆息道:“這個文舉,這書莫說是給範大人你看了,便是給小慧自己看,只怕也不用費多大力便看明白了。還有,他這其中斷句的這些字元倒頗有新意。”

稱讚中,徐鍇翻到了正文處,開頭的一篇,是一個題目《千字傳千古,心有千千結》接下來卻沒有正文,而是一個小題目,寫著《第一幕:大臣快跑》,徐鍇搖搖頭,接著往下看,卻是一齣戲文的劇目,將梁武帝蕭衍在朝堂上為了提高臣下書法水平而下令編寫《千字文》的事蹟娓娓道來。

一個個生動的場景,一句句通俗幽默的對答,看的徐鍇不由自主的笑了出來,不自覺的小聲將其中的內容讀了出來。

緊接著是《第二幕:一夜白頭》將《千字文》的作者周興嗣一夜編纂出《千字文》的過程又用幾近白描的手法寫了出來。徐鍇越讀越覺得其樂無窮。讀到此篇最後時,他不由自主的慢了下來,用十分沉重的語氣念道:“那一夜,發如雪。”

徐鍇讀完這一句,久久不語,眼中似乎已有些模糊了。他將手中的書輕輕放在腿上,平復了一下心情道:“想不到,想不到哇。戲文也能寫的如此扣人心絃。妙趣橫生中又不乏讓人沉思的道理。好,好,好~!”

他也不看範貽和吳天祥的表情,又捧起書來往下看,誰知這一下亂了心神,眼神竟然許久也未能重新凝聚起來,只看到近在眼前的冊子上,一個個黑乎乎的小方塊,卻再也分辨不清那是個什麼字了。徐鍇不由的放下書,長嘆一聲:“老啦,老啦,字也看不清啦。可恨,可恨吶~!”

範貽看了吳天祥一眼,忙說道:“夫子莫急,晚輩這裡有文舉送來的璦玳一副。或可解夫子眼前之憂。”說著,從袖袋中掏出一個象牙盒子來雙手遞上。

徐鍇見多識廣,自然知道世上有璦玳這麼個玩意,但自己卻從來沒用過。接過那個十分漂亮的象牙盒子,他翻來覆去的看了看,卻不知這盒子應當如何開啟。吳天祥見狀連忙從他手中輕輕取過,將盒子平放在左手中,右手輕輕一掰,那原本渾然一體的盒子便從中間張開了口。

徐鍇嘆道:“只這一物,便可稱得上巧奪天工了。”接過吳天祥遞上來的眼鏡,又在他的幫助下輕輕戴在耳朵上,再一看手中那書時,上面的字跡清晰可見,再也不用費多大力氣了。徐鍇心中不由的又是一陣感慨。耳邊卻聽到吳天祥唸叨道:“難怪小弟昨日尋了半天也未曾找到,原來延豐兄竟然將此物隨身帶著了。”

範貽低聲笑著回話已經無法再入徐鍇的耳朵了,他正仔細的看著上面兩幕之後的一個表格。其中填寫著對小慧講這個故事的日子和小慧當時的反應,而且註明了,其中哪些內容當時並未向小慧提及,需日後另行補上之語。

再往下翻,一篇篇全是講解《千字文》的小故事,每一篇裡,都是旁徵博引將涉及到的經典出處逐一列舉,又加上風趣的評語和對時事的參照。直讀得徐鍇欲罷不能。只可惜,很快就讀到了最後,第十句“露結為霜”之後便再也沒有內容了。

意猶未盡的徐鍇將書輕輕合上,輕聲嘆息道:“這才是為人師表的樣子啊。可嘆老夫還自以為教授弟子時盡心盡力,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