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3 / 4)

小說:大宋桃源 作者:冥王

、天窗、灶、行門內土地。虔誠奉上各式祭品,答謝祖宗與家神的保估恩賜,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閤家康寧。

趕回家參加臘祭的高文舉麻木的由著一群丫環將自己打扮的有如年畫上的門神一般,又由著老管家馮有年將自己木偶一般拖來帶去。

在家中內宅件廳折騰了個一溜夠,這才帶著前來參加高府臘祭的各路來賓浩浩蕩蕩向祠堂走去。

按說這種年終祭祀,都只有自家人參與。最多也就是出嫁了的姑娘家可能派個代表前來參加而已,可是今年高府祭祀則有些許不同。不光有從海壇島專程前來的許大勇許大當家,還有新秦莊莊主秦敬臣老爺子派來的代表,秦家二公子秦克儉、長樂武威鏢局總鏢頭趙威、已經全體加入高家莊的飛龍堂幾位高手、正在海壇島整休,並沒有著急回家的商人朱天賜。當然,更少不了專程從鳳凰嶺趕來的郭高社、已經頗有名氣神醫郭晉寶、高家莊兩位鎮莊之寶鐵匠孟四海和木匠劉長有等人。

依例官員不能參與此類祭祀。因此孫顯生和吳念周沒有前來參加。卻也早早派人送來了一點祭品。連遠在泉州的範貽和吳天祥也派了專人送來了祭品,並捎來了小慧的問候。

高文舉甦醒之後,這還是第一次進這個祠堂,由於自己老爹逝世還不滿三年,因此牌位還在府中靈堂中擺著,還不能迎進祠堂。因此,高文舉雖然知道自家有這麼個地方,卻一直沒能近距離觀察過。再說,一般人好端端的,要不是有病,誰沒事跑祠堂裡去幹嘛。 當祭祀的隊伍繞了半個高家莊,走了一兩里路,終於到達祠堂門口時,高文舉這才吃驚的發現,原來這個以前一直被他當成倉庫的地方,竟然就是祠堂。

看著並不高大的牌樓,頗有些荒涼的感覺,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象這裡就是富甲一方的高家莊祠堂,看來以前老爹也不怎麼注重這方面的事情。

順著馮積善扶著自己的手,高文舉十分機械的做著各種動作。好在馮積善被老爹昨夜突擊培到半夜,總算多少了解一些規矩,又有馮有年站在當面不斷的用眼神暗示,這才不至於出什麼醜。

“奉福肝,”迎地神”隨著馮有年中氣十足的一聲聲吆喝,一群人不斷的做著各種姿勢。而領頭主祭的高文舉則在馮積善的指示下,苦不堪言的跪了又跪,拜了又拜。原以為磕上幾個頭就算完事,結果網磕完九個頭,起身還沒站直腰呢,又要再來九個,直磕的高文舉痛不欲生。心中對這種古老呆板的儀式唾罵不已。磕一下頭罵一聲萬惡的封建迷信思想,再磕一下頭換一句形式主義要不得,接著再罵一聲教條主義害死人”

高文舉在這裡叫苦不迭,可是陪在隊伍中間隨著眾人做動作的許大勇卻在想著另外的事,他先是在祭祀開始前碰到了之前傳說與高綜不知何故吵翻投了宋廷的趙威,又看到高家祠堂上擺放的靈位上全都沒寫名諱,又覺得馮有年唱禮的過程竟然是諸侯之禮。在看看高文舉那中規中矩的樣子,心中更加篤定了高文舉有做皇帝的野心。

和許大勇本就有過幾面之交的馮威,這是第一次和高文舉見面,將他的樣子與自己耳中聽來的種種傳聞一一做著印證,不停的思索著和這位少主第一次交談時應當如何措辭,又要注意些什麼。

朱天賜雖然出身豪門望族,但說到底也是個商戶出身,家中祭祀的規格雖然看起來挺大挺唬人,卻從未有過如此繁瑣,他對祭祀的禮節並不甚瞭解,還以為這是人家福建當地的習俗,再說如今高文舉身為一等太平仲士,擺擺過場原也在情理之中。自己身為一介商戶,能和人家搭上關係已是燒了高香了,可不敢在這當口胡思亂想。因此,朱天賜一直恭恭敬敬的隨著隊伍做著相同的禮節。

至於飛龍堂的一干人等,這時已經徹底的將自己當成了高文舉的家奴,主人要自己做什麼,自己便不折不扣的做什麼,一點意見也沒有。

郭高社雖然覺得有些蹊蹺,但一個山賊出身的窮酸,如何敢在這場合亂嚼舌頭,何況自己和兒子都早已牢牢捆在了高家這輛大車之上了,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關係,自然是要有意識的將心中的種種疑惑視而不見了。

至於秦克儉、郭晉寶等人,雖然來歷各不相同,卻無一例外,都以能參與高家祭祀為榮,並沒有任

好不容易,祭祀總算結束了,可事情卻還沒完。隊伍回到宅中之時,已是下午四點左右了。早已餓的前心貼後背的一干人等卻還沒等來盼望中的飯菜,而是到高綜的靈堂前再度祭祀。好在這次程式過程都比上一次要簡單的多,即便如此,這簡化的一套做完之後,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