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給褚明遠送禮的時候,就得講究一些方式方法了。
一番思考之後,陳慶東決定先把這方徐公硯送給褚明遠,而且,他也不會明確的告訴褚明遠,這塊徐公硯是郭沫若用過的東西,反正他相信,像褚明遠這麼一個愛好書法的人,應該能認出來這方硯臺的價值!
表面上,這一方硯臺的市場價值也就是幾百塊錢而已,又是文人雅物,褚明遠肯定會收下。
這就叫“投石問路”!
過上一段時間,如果褚明遠並沒有提出來把這方硯臺退還給自己的事情,那就說明,自己的投石問路成功了!等到有合適的機會可以調動工作的時候,自己再把于右任的這幅字送給他,如果褚明遠收下,那自己的目的就算是達到了,這才算是充分利用了這兩件東西的價值!
對這件事拿定了主意之後,陳慶東又開始考慮能不能從其他方面來加深他跟褚明遠之間的關係,最理想的狀態是,他能夠跟褚明遠建立某種私人的友誼,甚至是變成朋友。
如果他們之間能建立這種關係,那麼可就要比他透過給褚明遠送禮來建立的關係牢固多了!
當然了,陳慶東知道,以他和褚明遠之間身份的差距,他想跟褚明遠成為朋友,只是自己的痴心妄想,所以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只能另闢蹊徑!
陳慶東又把那份列印下里的關於褚明遠的資料看了幾遍,最後決定從褚明遠的那個不聽話的兒子褚健身上來開啟突破口!
陳慶東很清楚,褚健是褚明遠的獨生子,他這麼不學無術,整天在社會上瞎混,肯定是褚明遠最頭疼的一件事情,如果自己能夠跟褚健成為“朋友”,甚至是幫助褚健“改邪歸正”,那麼陳慶東就可以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