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如果南北形勢急驟惡化,長城告急,必須大王留鎮北疆才能有效緩解危機,聖主是否還執意要求大王返回東都?”
齊王眉頭緊皺,“這種推測並無根據,亦無意義。”
“事在人為。”韋福嗣說道,“只要大王決心與李平原合作,齊心協力共謀未來,一切皆有可能。”
齊王沉思良久,搖頭苦嘆,“李平原?你們對他這麼有信心?”
“我們不是對李平原有信心。”韋福嗣說道,“帶給我們信心的,是裴世矩。”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齊王苦笑,“或許,李平原還會合作,但裴世矩肯定拒絕。裴世矩站在聖主一邊,李平原在裴世矩的反對下,又豈會幫助孤留鎮北疆?”
“所以大王才要堅決北上,聯合李平原攻打高句麗,如此一來,聖主必定認為李平原和裴世矩站在大王這一邊,誤會一旦生成,兩人百口莫辯,未來形勢就對大王有利了。”
齊王想了一下,搖搖頭,“你們不但過於樂觀,還一廂情願。你們可曾想過,如今裴世矩和李平原都站在聖主一邊,孤北上與他們合作,純屬找死,最後必定被他們出賣,孤會死得更快。”
韋福嗣和李善衡還想再勸,齊王斷然搖手。
“南北大戰即將爆,而中土若想打贏這一仗,要前提就是內部必須團結一致,所以可想而知裴世矩和李平原的態度,他們絕無可能站在孤這一邊,公然與聖主對抗。”
言盡至此,齊王已無心再說。
韋福嗣和李善衡的對策並不是不對,只不過他們不是站在中土和國祚的立場上,而是以個人和集團利益至上,雖然他們也想滅亡高句麗,也想打贏南北戰爭,但都是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為了壯大自身實力,最終目的還是把齊王推到皇統大戰的戰場上,與聖主決一死戰,以謀取到最大的權力和財富。
齊王不想重蹈上一代手足相殘之覆轍,不想把自己變成前太子楊勇和漢王楊諒,更不想看到楊氏皇族、江山社稷和中土統一大業在殘酷而血腥的政治鬥爭中飽受重創、鮮血淋漓。
韋福嗣不死心,退而求其次,執著勸諫道,“既然如此,未來的事就不考慮,我們只考慮東征。大王還想不想滅亡高句麗?若大王能建下開疆之功業,那麼即便聖主認定大王有通賊之罪,但考慮到大王願意束手就縛,隨聖主返回東都,而南北大戰爆在即,東都內部需要團結一致,聖主短期內亦不會對大王痛下殺手,如此大王就有機會參加南北大戰,一旦再建功勳,必能贏得一線生機。”
這番話齊王尚能接受。既然自己不願與聖主反目成仇,那麼東征結束後自己就必然返回東都,既然反正都要返回東都,那能否拿下滅亡高句麗的功勞,對自己的未來大有影響。而目前局勢下,自己若想拿下滅亡高句麗的功勞,唯有寄希望於李平原和安東大軍,也就是說,還是要北上會合李平原,至於由此導致的一系列惡劣後果,就只能暫時拋之腦後了。想得太多,瞻前顧後,患得患失,必定一事無成。
“孤北上會合李平原,為李平原保駕護航,能否增加攻陷平壤的勝算?”
韋福嗣和李善衡暗自心喜,不約而同地點頭說道,“毋庸置疑。”
齊王望著他們,目露懷疑之色,憂心忡忡,“孤空口白話,又如何說服李平原不惜代價攻打平壤?”
韋福嗣撫須而笑,“大王若決心北上會合李平原,今夜可拜訪一下黃臺公(崔弘升)。”
第九百九十八章 摸摸底
三月二十五,夜,韋福嗣秘密拜訪崔弘升。
本來韋福嗣建議齊王親自拜會崔弘升,但這主意實在齷齪,齊王一口拒絕。你故意噁心崔弘升也就罷了,何必還要我熱臉貼人家冷屁股,自找沒趣?一旦崔弘升誤解了,以為自己故意害他,閉門不見,自己豈不成了笑柄?
於是君臣兩人兵分兩路,齊王去拜會宇文述、郭榮,向統帥部詳細闡述自己北上會合李平原的理由,爭取統帥部的同意,贏得統帥部的授權,先從法禮上掌握主動,而韋福嗣則秘密拜會崔弘升,竭盡所能爭取崔弘升的合作,增加滅亡高句麗的勝算。
崔弘升聽說韋福嗣來訪,頓時有了各種猜測,同時也顧慮重重,猶豫不決,權衡再三還是不想開門納客,以免被齊王算計,平添麻煩。
崔孝仁看到崔弘升陰鬱不語,心領神會,躬身說道,“明公,某去找個理由拒絕了。”
正欲轉身離開,就看到崔鈺走了進來。崔鈺女扮男裝,穿著一聲剪裁得體的黃色戎裝,纖柔中盡顯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