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部分(3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一路北上殺進琅琊郡,禍亂沂水兩岸。

如此一來,叛亂大潮從河北中南部開始,呼嘯南下,已經席捲了整個河南、齊魯、江淮和江南,另外西北方向則從關中開始,叛亂大潮亦是呼嘯北上,正在靈朔、代北、太原一帶迅速蔓延,而更嚴重的是,自去年江南賊劉元進、關中賊向海明開國稱帝以來,這一勢頭就不可遏止了,到今年春天又有李弘芝、劉迦論、劉苗王三個賊帥自稱天子,這個趨勢很不好,如果不加大打擊力度,任其愈演愈烈,則後果可想而知,未來每一位賊帥都有可能開國稱帝,都會割據稱霸,都將公開分裂中土,如此下去,則國將不國。

聖主不得不在臨渝宮停下匆匆趕赴遼東的腳步。

納言蘇威極力勸諫,懇請聖主速速返回東都,只要聖主和中樞返回東都,權力中樞回到京師,居中指揮,則必然能拯救危機,挽狂瀾於即倒。

聖主就問,“叛亂為何屢剿不止?如果說河南河北齊魯有叛賊暴亂,倒是有天災**可以解釋,天災導致餓殍遍野,**既有賑濟不力,也有山東遺臣陰謀復國,幾個條件湊到一起,總有人不顧一切鋌而走險。江南叛亂也可以找到理由,江南雖然沒有天災,也沒有苛捐雜稅,但江南遺臣向以正朔自居,陰謀復國亦在情理之中。但是,關中為何叛亂?關中有天災?關中有**?關中是國祚根基所在,是國之根本,國祚崩潰了,於關中有何利益?朕倒是想問問,關中叛亂,到底是要推翻朕,還是要覆滅王國?如果是要推翻朕,朕即便返回東都,又能解決什麼問題?是要朕大開殺戒,血屠關中,自毀長城,還是要朕束手就縛,任由宰割?”

蘇威張口結舌,無言以對。

虞世基、蕭瑀、趙才、裴爽等文武大臣亦是不敢說話。

當天晚上,聖主召見虞世基,開門見山地問道,“愛卿,目前形勢下,朕是調轉馬頭,速返東都,還是繼續東進,御駕親征?”

虞世基知道聖主的心思,故作沉吟後,小心翼翼地回道,“聖上,開疆安東都未能成功遏制國內局勢的惡化,此刻返回東都顯然無濟於事,除非向西京妥協,否則極有可能顧此失彼,既不能拯救兩京危機,又未能取得第三次東征的勝利,最後一敗塗地,那形勢就一發不可收拾了,一旦明年東、西兩部突厥聯手南下入侵,聖上如何應對?根本無計可施,結果只有一個,對內對外都是俯首投降。”

聖主沉默良久,黯然嘆息,“怕就怕,此次東征,未必能取得預想之勝利。”

虞世基沉吟不語。

所謂預想之勝利,就是滅亡高句麗,開疆拓土,唯有如此,才能圓滿結束東征,才能激勵衛府將士計程車氣,才能阻止和遏制保守派的反擊,才能重建聖主、中樞和衛府因東征而飽受重創的威權,才能最大程度集中力量進行南北大戰的前期準備。

然而,要取得這樣的勝利,並不容易,雖然高句麗已經難以為繼,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臨死前的絕地反擊同樣具有不可估量之威力,而更重要的是,中土這邊也是困難重重,不僅兵力不足,士氣低迷,內部矛盾也非常激烈。

大戰尚未開始,東征統帥部那邊就傳來訊息,懷遠鎮的衛府將士不歡迎安東軍隊,要兩路並進,各打各的。這顯然遂了安東人的心願,然而問題是,失去了控制的安東軍隊,是否還會兌現承諾,不惜代價攻陷平壤?這顯然是個奢望,雖然裴世矩可以信任,但李平原已經失控,裴世矩面對坐擁十萬大軍的昔日部下,又能奈他何?

所以就目前東征形勢而言,聖主所能指望的最大勝利,可能就是迫使高句麗投降,而且還是有條件的投降。

然而,這種自欺欺人的所謂勝利,這種勞師動眾三年,損兵折將耗盡國力的所謂勝利,不啻於再在聖主鼻青臉腫的面孔上狠狠打上一巴掌,即便聖主想當然地認為這個勝利可以做為遮羞布,遮住自己臉上的巴掌印子,讓自己有尊嚴地返回東都,但實際上這塊遮羞布是透明的,反而讓聖主成為天下笑柄,威權喪盡。

聖主很害怕,卻又無計可施,進退兩難。

“聖上,求人不如求己。”虞世基低聲說道,“命令許國公(宇文述)、蒲城公(郭榮)、滑國公(李景)、舞陰公(薛世雄)、黃臺公(崔弘升)不惜一切代價奮勇攻擊,命令榮國公(來護兒)、譙國公(周法尚)率領水師以最快速度渡海作戰,水陸兵進,直殺平壤。狹路相逢勇者勝,臣就不信,小小的高句麗到了今天,還有力量阻擋我衛府大軍前進的腳步?”

就在君臣二人商談機要之時,蕭瑀神色匆匆而來,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