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操沉吟良久,搖了搖手,“靜觀其變。”
警訊再至。賊軍突然殺進彭城郡,攻陷了谷庭城,如今正在猛攻方與縣城。
白髮賊南下打彭城?意圖何在?彭城郡的鷹揚府軍隊留守團旅甚多,藤城鷹揚府和沛城鷹揚府距離方與城都很近,白髮賊實際上根本沒有能力攻陷方與城。另外彭城不但有上萬的地方軍,還有主掌徐州軍事的左驍衛府,而左驍衛可以呼叫徐州地區十幾個鷹揚府,實力非常強。白髮賊為什麼放著勢均力敵的對手段文操不打,卻去招惹一個他根本惹不起的龐然大物?
段文操與孔仲卿、牛進達等僚屬圍在地圖前,反覆分析和推演,最終竟然得出了一個讓他們匪夷所思的結論,白髮賊可能要去打中原,而最為現實的目標便是沿著泗水、菏水和濟水這條直達中原的水道,直殺滎陽,攻打京畿東部的外圍重鎮,在大河和通濟渠交匯之處燒殺擄掠,利用這一區域充富足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發展壯大。
對於白髮賊來說,當務之急是發展壯大,發展壯大的前提是需要充足且取之不盡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要實現這一前提,唯一的辦法便是贏得一場又一場的勝利。魯郡雖然富裕,但無法滿足白髮賊迅速發展壯大的需要,為此白髮賊必須向外拓展。然而,魯郡的東北方向有張須陀這個強悍對手,還有其他各路義軍,他們也需要發展;魯郡東南方向的琅琊郡財力有限,沒有拓展的價值,且有戍守琅琊郡的鷹揚衛;魯郡南邊的徐州諸郡雖然富裕,但軍事實力強大,白髮賊根本就不敢南下。如此一來,白髮賊只有西進,向中原拓展。
中原的富裕可想而知,完全可以滿足白髮賊發展壯大的需要。另外魯郡距離中原的中心東都有一千餘里,距離以河南郡為中心的京畿也有上千裡,距離京畿外圍重鎮滎陽則有七百餘里,戰場空間非常廣闊,賊軍可以進退自如,騰挪周旋的餘地很大。留守東都和京畿的衛府軍雖然數量龐大,但輕易不會離開防地,而京畿外圍的鷹揚府軍隊大都去了東征戰場,留下來的也基本上部署在通濟渠兩岸以保護這條貫通南北的運輸大動脈,所以不出意外的話,白髮賊在沒有進入京畿外圍關防之前,也就是在離開魯郡進入滎陽之前,不會碰到強有力的阻擊。
“白髮賊既然能從芒碭山殺到蒙山,從徐州飛躍至齊魯,便能從蒙山殺至邙山,從齊魯挺進中原。”
牛進達凝重的語氣中隱含著一絲對白髮賊的敬佩。此賊自舉旗以來,屢戰屢勝,仔細推研,不難發現其之所以取得勝利,關鍵不在於勇敢善戰,而在於謀略過人。從徐州躍進齊魯便是令人歎為觀止的經典一例,徐州軍事長官左驍衛將軍董純因此飲恨而走,到巴蜀的窮山惡水面壁思過去了。如果自己的推測是對的,這次白髮賊的目標是千里挺進中原,那又是一個令人驚歎的大策略。白髮賊佔盡了天時地利,一定會成功。成功之後的白髮賊實力強大,就算遠征軍勝利歸來,對其四面圍剿,他也有了抗衡的本錢,朝廷若想剿滅他必定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牛進達單純地從軍事上考慮,而段文操和孔仲卿的想法卻與他迥然相異。
白髮賊此刻挺進中原,改變的不但是魯郡局勢,還有整個齊魯局勢,而更重要的是,這一局勢的改變有利於東征,而東征的順利進行不但有利於齊魯人,更有利於山東人。也就是說,白髮賊向魯郡的段文操和彭城的崔德本傳遞出了一個非常明確的訊息,我們都是山東人,謀求的都是山東人的利益,在此利益基礎上,我們有“默契”合作的必要。
“蕭郎突然離開魯郡,是否可以解釋為,這是崔德本向白髮賊傳遞出了某種訊息?”孔仲卿思考著,遲疑著,以不確定的口氣說道,“緊接著,白髮賊就南下彭城攻打穀庭和方與。”
段文操兩眼微眯,不置可否。他也有這種懷疑,當初自己為了利用各路叛賊來掌控齊魯局勢的發展,派出徐師仁混進叛賊隊伍。以此類推,崔德本肯定也有這樣的想法,也會付諸實踐,而從崔氏立場來說,如果能影響甚至控制一群叛賊,對崔氏實現其政治目的還是有幫助。
“使君,事不宜遲,即刻與徐師仁取得聯絡。”孔仲卿果斷建議道,“如果白髮賊果真挺進中原,則局勢對我十分有利,眼前所有危機可頃刻化解。”
=
。。。
第一百六十四章 默契
段文操主動遣使;與徐師仁重新建立了聯絡。徐師仁非常高興;他是被逼造反的;對造反前景沒有信心;為此他積極尋求退路;而段文操是齊魯貴族集團的領袖級人物;實際上也就是徐師仁的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