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3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但非常有節制;不論是一船物資還是一個船隊物資;只劫掠一半;並且不劫人;船上的船伕水手商賈僕役一個不劫;更不傷害他們的性命。

當然;也有不遵守命令的貪婪猖獗之輩;殺人越貨;但各軍團的長官們均已被李服;知道“竭澤而漁”是錯誤的;若想發展壯大;就必須保障通濟渠的暢通;所以對李風雲的命令嚴格執行;凡違令者殺無赦。血淋淋的頭顱震懾了義軍將士;結果遵章守紀的越來越多;膽大妄為的越來越少。

運送物資的官船每行駛一段路程進入重要城鎮後;都要接受官方檢查;凡缺斤少兩的要追究責任;耽誤了行程的也要追究責任。這種管理方式有效保證了運輸物資的安全和速度。然而;經過義軍劫掠之後的官船抵達浚儀後;就經不起檢查了。依照規定;船隻和船上的人都要扣留;如此一來;所有船隻都要羈留於浚儀;通濟渠水道還是中斷了。

滎陽都尉崔寶德和武賁郎將費曜馬上意識到了義軍劫掠半條船的目的;那就是保障通濟渠的暢通;只要通濟渠始終暢通;義軍就可以持續劫掠;而保障通濟渠的暢通;正是戍守官軍的職責所在;只要通濟渠暢通無阻;只要物資還在源源不斷地北上;那戍守官軍所承受的壓力當然就小了;如此便給了東都充足的應對時間。

崔寶德和費曜都鬆了一口氣。義軍的這一劫掠手段;使得兩人之間的分歧不復存在;而梁郡方面也一樣;他們承受的壓力大大減小;也無需拼命求援了

當務之急是告之東都;請東都在政策上給予變通;赦免那些被劫官船的罪責;讓他們繼續北上;畢竟這屬於特殊情況;是不可預測之變故;不在追責之列。如果東都不予變通;不願運用皇帝所授予的臨機處置之大權;不願承擔責任;非要追究被劫官船的罪責;那通濟渠必然斷絕;而因斷絕所帶來的惡果;誰也承擔不起。

留守東都的中樞大員經過商議;果斷變通。維持通濟渠的暢通是第一要務;其次才是戡亂;為此東都敦促武賁郎將費曜和滎陽都尉崔寶德;馬上出關剿賊。

費曜和崔寶德以各種理由搪塞東都;百般推諉;對東都的剿賊命令更是陽奉陰違。現在劫掠通濟渠的並不僅僅是叛賊;還有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的河南災民;而這些災民都被叛賊所挾持;怎麼剿?難道連災民一起殺?若要剿賊;首先就要拯救災民;而拯救災民;首先東都就要下令開倉放糧、賑災救人。

然而;地方官府堅稱;災情不嚴重;災民人數也非常有限;形勢很樂觀。雖然此刻的形勢已經惡劣到了極致;但地方官府還在極力隱瞞真相;東都也在極力幫助地方官府隱瞞真相;原因無他;東征不容有失;皇帝也不允許東征失敗;凡阻礙東征者;都是皇帝的敵人;都要人頭落地。

地方官府和東都對此理解得非常透徹。如果把災情如實上報;那麼皇帝要標榜仁義;救災要優於戰爭;東征自然半途而廢。東征半途而廢肯定要追究責任;皇帝不會承擔這個責任;中樞大臣們也不會承擔;最後承擔者就是東都留守大臣和地方官員。相反;如果不奏報;拼命隱瞞;把由此導致的所有麻煩都給搞定;那麼就算最後後果很嚴重;還是給皇帝知道了;但東征勝利了;皇帝和中樞有武功了;皇帝和中樞還會追究嗎?當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切都是為了東征;大家都是為了東征;都是為了皇帝和中樞的臉面;反正死的都是草芥蟻螻;也沒有影響到大局;也沒有影響到國祚穩定;理所當然不了了之;否則寒了官員們的心;將來誰給皇帝和中樞賣命?

當然;這是表象;真相則是朝堂上的保守勢力為了阻礙改革;為了以政治上的失敗來抵禦皇帝和改革派在軍事上的勝利;不惜代價來混亂國內局勢。而國內越亂;危機越是嚴重;對皇帝和中樞的打擊就越大;東征的勝利不但不會給皇帝和中樞帶來榮耀;相反;它將為千夫所指;是窮兵黷武;是國內危機的製造者;如此皇帝和中樞必將陷入政治泥潭而難以自拔。到那時不要說繼續改革了;僅僅為了穩定國內局勢平息國內危機;皇帝和改革派們就要付出慘重代價;改革必然因此而倒退。

事實上;現在地方官府、東都和軍方正在蓄意混亂國內局勢;正在把國內危機一步步推向爆炸的臨界點。

與此同時;在酷熱的天氣下;因飢餓而導致的死亡;由死亡而引發的疫情;再加上燃燒的戰火所引發的危機;正在把義軍聯盟一步步逼上絕境。

李風雲的拯救計策是;把災民引向潁川、淮陽和汝南等既沒有受災又倉廩富實的潁汝地區;但橫亙在災民面前的是五條水道;義軍唯有打通這五條水道;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