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3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的戍衛也會非常森嚴;瓦崗軍的生存環境會越來越惡劣;於是果斷撤離通濟渠一線;秘密集結於東郡和濟陰郡之間的黃河故道中;活躍於瓦崗、匡城和濟陽一帶;以便隨時應對局勢的突變。

對於魯西南義軍攻打中原之舉;瓦崗人非常憤怒;不僅僅是因為齊人的手太長;撈過界了;已經嚴重威脅到了他們的生存;還把戰火燒到了河南;給河南人尤其那些掙扎在生死線上的無辜災民帶來了一場可怕的大劫難。

東征必然勝利;這是瓦崗人的共識;而由此共識去推衍未來局勢;不難看到一旦遠征軍歸來戡亂剿賊;瓦崗人做為直接影響到京畿安全的河南賊;必定是官軍重點剿殺物件;所以翟讓始終不敢公開舉旗造反;即便災情蔓延;餓殍遍野之後;他也是咬牙堅持;以劫掠通濟渠來救濟災民;雖然這無助於緩解災情;亦無力去拯救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災民;但卻可以贏得官府和地方勢力的“好感”;建立一定程度的“默契”;而這種“默契”正是翟讓和瓦崗人在遠征軍歸來進行大規模戡亂時;可以掙扎生存下去的最基本條件。

然而;翟讓和瓦崗諸雄對未來的設想;被李風雲和魯西南義軍聯盟一拳打了個粉碎;這讓他們怒不可遏;尤其當他們接到李風雲在濟陰開倉放糧的訊息後;更是睚眥欲裂;恨不能把李風雲大卸八塊。

從官府的立場來說;李風雲是賊;李風雲搶走的所有東西都是贓物;而任何一個分享贓物者;也都是賊。災民本是良民;但只要接受了李風雲的賑濟;就等同於分享了贓物;他們的身份也就迅速從一個良民變成了賊;而且還是十惡不赦的叛賊。幾十萬災民就此變成了幾十萬叛賊;那麼東都絕不會再給予賑濟;地方官府也不會再給予任何同情;官軍會舉起手中的武器肆無忌憚的殺戮;而且殺得心安理得;殺得理直氣壯;因為他們殺的都是人人得而誅之的賊。

李風雲的開倉放糧;從道義上來說;從災民的立場來說;他是做好事;是賑災救人;但從官府的立場來看;從律法上來追究;他就是犯罪;他不但殺人越貨;破壞社會的穩定;還把無數善良無知的災民拖下了水;置不計其數的無辜者於死地;罪大惡極;罪無可恕。

瓦崗人有理由認定;李風雲此舉是故意的;他太狠毒了;有意利用無辜災民為他衝鋒陷陣;做毫無意義的犧牲。

濟陰庫房裡的糧食十分有限;甚至難以維持義軍軍隊的戰鬥所需;也就是說;李風雲事實上根本不具備開倉放糧的條件;但他為了繼續進攻中原;為了無限制地擴張軍隊;便以開倉放糧來贏得河南災民的民心;然後欺騙幾十萬災民與他一起造反;一起燒殺擄掠;而最終結果必然是;李風雲以河南人的累累白骨來換取他的生存。

翟讓出離憤怒;但事實已經存在;憤怒沒有任何意義;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當下最為急迫的便是尋找對策;竭盡全力逆轉局勢;盡一切可能去拯救更多的無辜生靈。

“明公;如今唯有舉旗;別無他途。”邴元真神情嚴肅;口氣更是不容置疑;“以明公在河南之聲名;只要舉旗;登高一呼;必應者雲集。唯有如此;明公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把最多的河南人聚集到瓦崗旗下;才能最大程度地保全河南人;否則;不要說那些災民了;即便是我們這些瓦崗人;也將被李風雲掀起的這場狂風暴雨所吞沒。”

“舉旗能解決什麼問題?”王儒信搖頭苦嘆;“衛府軍東征結束返回中原之後;我們怎麼辦?退一步說;就算我們與李風雲結盟了;與齊人並肩作戰;並且堅持下來了;但因為戰火席捲河南;再加上天災肆虐;以致人口銳減;田地荒蕪;到那時我們外有強敵;內無糧草;如何捱過冬天?到了明年;我們又去哪裡尋找糧食?”

王儒信的觀點非常現實;就目前河南局勢而言;若想拯救蒼生;唯有依靠東都的支援;而東都雖然有藉助天災打擊河南地方勢力的意圖;但絕不會任由災情惡化;以致生靈塗炭;在道義上陷入四面楚歌的窘境;所以河南人始終把最後的希望寄託於東都;寄託於官府。

“李風雲來了;戰火已經燒到河南;再寄希望於東都純粹是自欺欺人。”單雄信面帶怒色;厲聲說道;“李風雲此舉;就是逼我們造反;而未來局勢很明顯;不論我們是不是公開舉旗造反;都是東都首要誅殺目標。既然反正都是死;那還猶豫什麼?舉旗;與李風雲並肩作戰;直殺東都。”

。。。

第一百八十二章 瓦崗困境

王要漢、王伯當兄弟;還有外黃人王當仁都明確支援邴元真和單雄信;馬上舉旗造反;與李風雲結盟。雖然未來的前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