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報使君,夏亭被賊人焚燬,運河航道中斷,事態危急,請其火速處置。”
“再報彭城左驍衛府,告之董將軍夏亭一案,某率永城鷹揚正在追剿之中,請董將軍相機支援。”
費淮是鮮卑人,原為鮮卑拓拔部費連氏族,北魏漢化時改為費氏。其祖上在北魏分裂時期,擁戴孝武帝西行入關,就此成為關隴漢虜兩姓貴族中的一員。費淮少時隨父從軍,追隨父親武賁郎將費青奴在邊塞戰場上屢建功勳,三十歲不到便官至鷹揚郎將,是衛府軍中頗負盛名的少壯派將領。
費淮的人生理想是官至衛府大將軍,而要實現這個理想,最基本的條件便是建下無數功勳。如今中土一統,內戰平息,唯一能建立功勳的地方便是在對外征伐的戰場上,但中土的貴族子弟太多了,想在對外征伐的戰場上建立功勳的將領們也是數不勝數,結果競爭越來越激烈,最終不得不拼“爹”。
費淮的老爹叫費青奴,是衛府軍的武賁郎將,絕對的高階將領,但十二衛府裡,大將軍就有十二個,將軍有二十四個,武賁郎將則有四十八個,再加上同品秩的中樞大員,如此算下來,費青奴的權勢就一般般了。費淮拼“爹”拼得很吃力,結果可想而知,他未能參加西征,喪失了一次建立功勳、加官進爵的絕佳機會。這次東征在即,又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費淮決意不能錯過了。
然而,命運弄人,值此關鍵時刻,禍從天降,一夥惡賊一把火焚燬了夏亭,燒斷了運河航道,直接把費淮從天堂打進了地獄。
此案報到東都,東都震驚,皇帝震怒,譙郡的軍政官員首當其衝,統統都要承擔罪責,輕則罷官,重則除名為民甚至流放殺頭,所以費淮唯有自救,而自救的唯一辦法就是以最快速度剿殺惡賊,運氣好的話,或許還能免除牢獄之災。
費淮的憤怒就在於此,一夥惡賊摧毀了他的人生,擊碎了他的理想,現在不論其付出多大努力,都已經不可能回到原點。某做錯了什麼要遭到如此懲罰?上蒼待某為何如此不公?但怨天尤人已毫無意義,費淮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帶著沖天的怒火去剿賊,去把摧毀他人生的惡賊們斬盡殺絕。
就在費淮咬牙切齒之際,斥候回報,在睢水河畔發現了賊人蹤跡。
費淮喜出望外,下令兩團衛士加快速度,急速前進。
睢水河畔,李風雲負手而立,白袍翻飛,白髮狂舞,氣宇軒昂。
因為有充足的時間,有芒碭山中窮苦山民的幫助,再加上被裹挾而來的商賈船伕水手們的“默契”配合,義軍的撤離非常順利,並且把所有劫掠而來的物資都運過了河。此刻,撤離的隊伍正沿著原野上的羊腸小道,向芒碭山而去。
首戰大捷,殺敵數十,繳獲無數,而義軍卻無一人死傷,這大大鼓舞了士氣,不但白髮帥的威望在一夜間攀上了一個新高峰,也讓昔日的小蟊賊們充分體會到了軍隊的威力。
攜手合作的好處小蟊賊們不是不知道,但因為沒有組織紀律,一盤散沙,各顧其利,常常以內訌而告終,還不如個人幹個人的,所以始終成不了氣候。這次芒碭山聚義,大家本不抱希望,哪知白髮刑徒從天而降,以血腥手段鎮懾了眾賊,組建了義軍,並且在第一仗中就取得了驚人戰果。不難想象,這一仗對義軍將士們的衝擊有多大,而這種衝擊對義軍的未來發展必將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
在李風雲的背後,陳三先生、徐十三、韓壽和呂明星圍在一起,低聲交談,神色很凝重。
之前去永城打探軍情的斥候回報,永城鷹揚府出動了兩個團的軍隊飛奔夏亭支援。大家都很吃驚,誰也沒想到永城援軍出動的速度如此之快,是誰把夏亭出事的訊息在第一時間傳遞到永城?義軍在縱火焚燒渠上船隻的同時,就已經控制了驛站,並無任何訊息送出去,所以想來想去,只有一種可能,夏亭在渠道對岸也安置了傳遞訊息的快馬。
剛才留在夏亭外圍探查敵情的斥候亦回報,永城援軍已經到了夏亭,估計很快就要向睢水方向追來。義軍沒有選擇,唯有阻擊,雖然在原定計策中已經商定要在睢水阻擊,但假若永城援軍遲遲不至,義軍便有充足時間撤回芒碭山,根本沒必要與追兵在睢水河畔打一仗。
“永城鷹揚府出動了兩個團,四百人,四百鷹揚衛,太多了,這一仗沒辦法打。”韓壽忐忑不安,一邊用力揪著頜下短鬚,一邊衝著陳三先生叫嚷道,“先生,逃吧,快逃吧,這仗不能打,我們打不過他們。”
陳三先生大為羞惱,恨不得一個巴掌扇過去,讓他閉上那張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