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證據證明;東都某些人會發動兵變?有能力發動兵變者;實力、威望、智慧缺一不可;如此人物;在東都也不過寥寥數人;而齊王無疑高居榜首;假如李風雲以其聯盟大軍傾力相助;再加上西京方面的關隴人積極響應;則東都腹背受敵;必然陷落。”
“大人堅持自己的推斷?”崔鈺情緒很複雜;從她的立場來說;她更相信李風雲的推斷;因為東征失敗是個鮮活的例子;當初誰能想到東征會失敗?這次也是一樣;假如李風雲預測正確;崔弘升判斷失誤;那麼崔氏不但錯失了一次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還極有可能捲進風暴再度受創;並把前期來之不易的政治成果全部葬送。
“你能給某相反的證據嗎?”崔弘升質問;“在某看來;要麼齊王兵變;要麼東都平安無事;而齊王若兵變;他在其中必然起到了關鍵作用。他為何要謀反?他謀反的目的是什麼?誰敢說;他對今年局勢的預測;就不是給我們設下的陷阱?”
崔鈺垂首不語。李百藥和崔九四目相顧;情緒同樣複雜;假如李風雲再一次預測準確;那麼崔弘升的決策將讓河北人錯失獲利良機。
“明公;此事重大;我們是否應該謹慎一些?”李百藥小心翼翼地說道;“明公在河北戡亂的時間最多隻有兩個月;兩個月後;明公是與聖主一起北上東征;還是繼續留在河北戡亂不得而知;但依明公在平壤一戰中的突出戰績;此次東征聖主肯定要重要明公;所以……”
李百藥後面的話沒有說了;其意思很直白;你走之後;河北豪門世家暫時沒有“帶頭大哥”了;雖不至於各自為戰;但各打小算盤是肯定的;那時候形勢就很微妙了;一旦大河南北的義軍隊伍都被捲進這場風暴;則山東人的利益必然受損;山東豪門世家的權勢和地位必然會受到猛烈衝擊;後果不堪設想。
李百藥是代表趙郡李氏說話;崔弘升不得不重視;雖然現有證據證明不了李風雲出自趙郡李氏;但兩者之間存在某種秘密聯絡的蛛絲馬跡卻越來越多;為此崔弘升不得不兼顧到趙郡李氏的利益;在重大決策上不能固執己見獨斷專行。
崔弘升沉思良久;望向了崔鈺。
崔鈺心領神會;“大人;兒想南下彭城;去蘭陵蕭氏走一走。”
崔弘升不置可否。
“有關兵變的事;他肯定有證據;如果能拿到證據……”崔鈺猶豫了一下;問道;“大人是否會改變決策?”
崔弘升點了點頭;“某在河北的時間只有兩個月;這一點毋庸置疑;所以如果你拿到了證據;某會告誡河北人;未來幾個月明哲保身;冷眼旁觀;不論東都那邊如何天翻地覆;都不予理會;都不要參與。事實很簡單;如果齊王發動兵變;尚有成功的可能;但如果是其他人發動兵變;成功的希望微乎其微;相反;內戰倒是一定會爆發。而內戰短時間內不會結束;聖主若想結束內戰;就必須依靠我們山東人;就必須向我們山東人做出更大讓步;如此形勢則對我們有利。”
“如果他的條件還是三路夾擊齊郡呢?”崔鈺問道。
崔弘升搖頭嘆息;“春天到了;大河要解凍了;最佳戰機已經錯過了;若他堅持攻打齊郡;必然會引來東萊水師;可以預見;那肯定是一場苦戰;河北人恐怕難以全師而退。”
崔鈺笑了起來;“若是如此;大人豈不輕而易舉完成河北戡亂?”
崔弘升沉默不語;面無表情;心裡驀然湧出一個不詳之念;如果河北義軍重創於齊郡;李風雲在蒙山也就難以立足了;他必然要放棄蒙山渡河北上;而李風雲的北上必然會在河北乃至太行山兩麓掀起驚濤駭浪。這對河北來說;是福還是禍?
。。。
第三百零五章 新年選擇
正月上;桓公瀆;聯盟總營。
新年新氣象;但對聯盟來說;前景依舊不好;內憂外患並存;外有官軍圍剿;內有錢糧之危;好在東都發動了二次東征;外患的壓力暫時有所緩解;內憂卻隨著隊伍的逐漸擴大而日益嚴重;此刻已經不需要李風雲發出告誡了;豪帥們都意識到了危機的嚴重性;都非常自覺地停下了盲目擴張的腳步;都非常自願地加快了融入聯盟的速度;以便在維護自身實力的同時;能夠從聯盟獲得更多的錢糧支援。
聯盟中唯有李風雲的實力還在不斷增漲;南征徐州他打贏了;俘虜全部整編到內府三軍;使得內府三軍的兵力達到了五十個團一萬餘精兵強將;北上清河他也打贏了;雖然兵力沒有增加;但擄掠甚豐;使得聯盟庫藏大為充實。豪帥們因為顧惜自己的身家性命;除了孟海公參加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