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讓他在黑暗中看到一點點光明。
“越王楊侗。”李風雲的口氣很堅定;不容置疑。
韋福嗣愣住了;旋即陷入沉思;眼中疑色越來越濃。
為何不是趙王楊杲?趙王楊杲是聖主的庶出兒子;其母蕭貴嬪來自江左;而江左蕭氏在蕭皇后所出的嫡皇子齊王楊喃基本上失去繼承權後;肯定轉而支援趙王楊杲;另外山東崔氏的崔弘駿已經欽定為趙王長史;而崔氏既然被強行“綁架”到了趙王這條“船上”;當然要竭盡所能幫助趙王爭奪皇統。
為何不是燕王楊偵?燕王楊是聖主的庶出皇長孫;是元德太子的庶長子;而元德太子沒有嫡子;所以若按繼承法則來說;燕王楊偵應該是排在齊王楊喃、趙王楊杲後面的第三順位繼承人。
燕王楊偵的母親大劉良娣出自虜姓八姓勳貴豪門;雖然早逝;但劉氏豪門不會放棄對他的支援;不過;燕王楊偵與越王楊侗、代王楊侑比起來;其背後支援力量就過於薄弱了。代王楊侑就不說了;母親出自韋氏;其背後的關隴本土豪門力量太強了。越王楊侗的母親小劉良娣同樣出自虜姓八姓勳貴豪門;而他的母親還健在;這必然使得劉氏豪門對他的支援力度更大;另外山東崔氏的崔賾已經欽定為越王府長史;山東力量的加入把越王楊侗的實力推上了一個新高度;所以越王楊侗在皇統爭奪中超越燕王楊偵乃理所當然之事。
如此分析;留守東都的人選只有兩個;趙王楊杲和越王楊侗;而趙王楊杲優勢明顯。
但李風雲預測留守東都者是越王楊侗。依此預測來分析;韋福嗣馬上發現了趙王楊杲的“短板”;那就是他的左膀右臂一個是江左人;一個是山東人;看似強大;卻犯了關隴人的忌諱;關隴人無論如何也不會讓江左人和山東人聯合起來;在皇統之爭中壓倒自己。
的確;李風雲的預測合情合理;留守東都者;最合適的人選就是越王楊侗
韋福嗣當即抓住了“要害”;找打了自己所需要的答案;遂拱手告別。
時間很快進入二月;齊郡戰局迅速變化;其中變化最大的便是長白山的孟讓和左君衡、左君行兄弟下山了。
張須陀避敵鋒芒;不斷收縮兵力;放棄城池。長白山義軍勢如破竹;擋者披靡;先後攻陷博平、平陵;推進到巨合城;陳兵於雞山西線;與幾十裡外陳兵於華不注山的聯盟軍隊遙遙相望。
張須陀據城堅守;龜縮不出。聯盟大軍圍而不攻。長白山義軍殺到雞山後;果斷停下腳步;一邊觀察戰局;一邊與聯盟聯絡。
李風雲在匡山大營見到了長白山義軍特使杜伏威和輔公怙。如今形勢有利於義軍;雙方見面心情愉快;相談甚歡。
李風雲對杜、輔兩人的態度一如既往;不但平等對待;給予尊重;還如兄弟般親熱;這讓杜、輔二人受寵若驚;畢竟今日的李風雲已不同於往昔;是中土義軍實力最強的豪帥;麾下有數萬大軍;縱橫於河南、徐州和齊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聲名顯赫;與杜伏威與輔公怙這對難兄難弟之間的懸殊太大了
李風雲對兩人的發展很關心;問得很仔細;得知兩人受限於齊郡的惡劣條件;再加上義軍內部豪帥們之間的矛盾;這段時間實力不但沒有發展反而有所減損;眉頭頓時皺了起來。
這一戰的結果他已有所預料;齊魯義軍若想打贏;也是慘勝;生存艱難;而一旦戰敗;則狼奔豕突;各奔東西;再難有所作為。張須陀如果打贏了;必然要乘勢出擊;把魯東北諸雄殺得抱頭鼠竄。
歷史上長白山的孟讓、左氏兄弟;北海的郭方預、秦君弘;乃至東萊的左孝友等各路義軍;就是在這段時間被張須陀打得狼狽不堪;有的不得不離開齊魯四處轉戰;有的則投降了張須陀;為張須陀所用;只有極少一部分人堅持了下來;但齊魯義軍就此一蹶不振;失去了逐鹿爭霸的資格。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王薄;第一個舉旗造反的豪帥;卻在爭霸大潮中默默無聞;碌碌無為。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杜伏威、輔公怙、李子通等義軍首領都是出自齊魯;出自長白山義軍;都是在齊魯義軍陷入低潮後南下了;而李風雲依據當前形勢推測;這些人十有**就是在這一戰後離開了齊魯。
李風雲神情嚴峻;沉默不語。這一表情變化落在杜伏威和輔公怙的眼裡;卻以為李風雲對他們失望了。當初李風雲在他們很困難的時候竭盡所能給予幫助;給錢給糧給武器;甚至威逼孟讓給他們增加人手;提高待遇;結果他們自己不爭氣;辜負了李風雲的期望;至今還沒有成為獨當一面的義軍首領;混得很悽慘;甚至可以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