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部分(3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輕而易舉實現征服契丹之目的。

但以夷制夷說著容易,實際操作起來很難,尤其在契丹更是如此。契丹與奚族有著許許多多的不同,比如地域遼闊、聯盟鬆散、部落之間相隔較遠,共同利益很少,等等,所以同一個計策,在奚族可以成功,在契丹就未必行得通。

“計將何出?”李風雲伸手相請。

困難大家都知道,關鍵是如何解決,沒有有效對策,一切都是空談,但奈曼青川沒有被表象所迷惑,頭腦清楚,直奔事情的要害,可見有所準備,有所計劃。

李風雲的計策是什麼,奈曼青川不知道,但有一點很清楚,如果李風雲的計策失敗了,遙來部就是犧牲品,李風雲會毫不猶豫地犧牲遙來部,而遙來部背叛契丹八部聯盟,必然族滅,被勝利者所吞食。

所以奈曼青川沒有選擇,為了遙來部的生存,他必須竭盡全力掌握主動,必須幫助李風雲贏得勝利,即便只有一線希望,也有不惜代價投入全部力量。這既是坦誠,也是效忠,更是自救。

奈曼青川當即獻計。

大賀氏崛起不過四五年時間,契丹八部聯盟也組建不久,凝聚力很差,而聯盟之所以組建成功,與突厥人的遏制和打擊有直接關係。突厥人為了控制契丹,當然希望契丹諸部一盤散沙,各自為戰,互相征伐,如果崛起一位強者,組建部落聯盟,必然會削弱突厥人對契丹的控制力。但結果適得其反,因為壓制過於厲害,九年前甚至藉著中土人的名義,重創了契丹,逼得契丹諸部不得不抱團自救。

契丹八部聯盟面對中土、突厥和高句麗三大強者的“擠壓”,內部分化很嚴重,其中靠近遠東的四個部落與高句麗、靺鞨走得很近,而毗鄰西方平地松林的遙輦部與突厥人走得近,所以八部聯盟的核心力量只有位於託紇臣水以東、弱洛水以南,彼此相鄰的出伏部、遙來部和迭剌部。這是契丹的核心地帶,也是契丹內部兼併征伐最為激烈頻繁之地,直到大賀咄羅崛起,出伏部、遙來部和迭剌部三足鼎立,才具備了組建契丹聯盟的條件。

然而聯盟組建不久,契丹剛剛進入發展期,奚族就大舉入侵,給了契丹聯盟沉重一擊。兩族大戰的背後推手就是突厥人,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兩族自相殘殺,實力削弱,突厥人當然樂見其成。可惜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給中土人橫插一刀,撿了個大便宜。

這一戰直接打破了契丹聯盟內部的平衡,摧毀了契丹核心地帶的出伏部、遙來部和迭剌部的鼎立之局。遙來部因處戰場前沿,損失慘重,元氣大傷,就算沒有中土人的攻擊,也極有可能被自己的左鄰右舍,虎視眈眈的出伏部和遙輦部吞併瓜分。

所以奈曼青川毫不客氣,矛頭直指左右近鄰,“當務之急是分裂出伏部。契丹八部聯盟,以大賀氏為尊,出伏部最強,而大賀氏便出自出伏部。出伏部有四姓,大賀氏、拔里氏、敖漢氏和庫倫氏,其中拔里氏、敖漢氏、庫倫氏皆為大賀氏吞併而來,而敖漢氏和庫倫氏歸附時間尚短,不過四五年而已,彼此仇怨甚深,矛盾激烈,只要風吹草動,必定背叛而走。”

“其次要殲滅遙輦部,斬斷突厥人伸向契丹的利爪。”奈曼青川已經從辱紇王雷和莫賀屯河那裡聽說了安州的北征大計,知道中土人的目標是橫掃弱洛水兩岸,當然要乘此機會,藉助中土人的力量,把自己的對手斬盡殺絕,永除後患。

這與李風雲所擬的攻擊之計有一些出入,但大方向一樣,主要攻擊目標都是出伏部和遙輦部,距離松山三四百里路程,便於調兵遣將和糧草運輸,若能利用這兩個攻擊目標,把更多敵人誘進陷阱,畢其功於一役,重創敵有生力量,則事半功倍,實現以最小代價最短時間內橫掃弱洛水兩岸之目標。本來李風雲在具體攻擊細節上還需依據戰局發展不斷做出調整,需要前線將領靈活機動、臨機處置,存在了相當大的變數,但現在有了遙來部的合作,雙方可以取長補短、察漏補缺,則勝算大大增加。

“善!”李風雲不假思索地說道,“願聞其詳。”

。。。

第八百八十章 敵人是誰?

蒼耳河與少郎河都自平地松林,但一個向東流入托紇臣水,一個東北而上,匯入弱洛水。蒼耳河以南是遙來部領地,以北則是遙輦部地盤。十一月初八,清晨,大雪飛舞,馮鴻率軍越過蒼耳河,一舉攻佔新甸帳。

烽火點燃,狼煙沖天而起,少郎河兩岸警號長鳴,遙輦部諸家萬帳驚慌失措,轟然大亂。

烏丹城位於少郎河中游,是遙輦部首府所在,距離新甸帳大約百餘里,距離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