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敖漢氏經過與大賀氏和拔里氏的艱難談判,最終決定“和平分手”。庫倫氏和敖漢氏投降中土,除了他們的控弦和族眾外,還是紅水河兩岸的土地和長漢城,而大賀氏和拔里氏做出如此巨大讓步的條件是,給他們安全撤離的時間,讓他們帶著自己的控弦、族眾和財產,東北而行,井然有序地撤往六七百里乃至千餘里外的弱洛水下游地區。
奈曼青川惶恐不安地望著李風雲,密切關注李風雲的表情變化,一旦勢頭不對,馬上阻止庫倫達維。
李風雲認真地聽著,面無表情,一言不發。
斛律霸爾朱天嘯卻是神色不善,一臉鄙夷。你當我們是痴兒?你這算計的手段也太拙劣了吧?好處都讓你們佔了,庫倫氏和敖漢氏利用這個機會重建部落,實力進一步壯大,而大賀氏和拔里氏安然無恙地撤走了,保全了實力,然後聯合迭剌等弱洛水兩岸的五個部落,繼續與我們對抗,而我們撈到了什麼?名義上我們征服了庫倫部和敖漢部,佔據了紅水河兩岸大片土地和長漢城,但實際上為了利用庫倫部和敖漢部對抗以大賀咄羅為首的契丹反抗軍,我們反而要大力支援庫倫部和敖漢部,結果我們什麼好處都沒撈到,反而要幫助契丹人壯大,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虧大了。
兩人正想嚴辭駁斥,反唇相譏,當面揭穿庫倫達維的陰謀,沒想到庫倫達維自己揭穿了自己,“當然,我們所提的條件,在你們看來肯定很荒謬,算計手段很拙劣,你們肯定不會答應,所以我要做一番解釋,我之所以提出這個條件,是有理由的。”
斛律霸不勝其煩,根本不想聽下去,理由誰都有,但胡攪蠻纏有何意義?他轉頭望向李風雲,如果李風雲不想聽了,決心發動攻擊,打破對方的幻想,迫使庫倫氏和敖漢氏無條件投降,並乘機重創出伏部,則這場談判就可以結束了。
出乎斛律霸的意外,李風雲卻是微微一笑,似乎很讚賞庫倫達維的“坦誠”,態度大變,和顏悅色地問道,“什麼理由?說來聽聽。”
“我們對未來預期有巨大分歧。”庫倫達維看到李風雲態度改善,信心大增,當即詳細述說了出伏部內部對未來形勢發展的截然不同的預測,以及由不同預測所產生的不同對策。
中土和突厥的博弈已白熱化,東北已成為南北斗爭的新焦點,未來南北雙方誰是最後的贏家?抑或兩敗俱傷?在結果沒有出來之前,東北形勢沒有明朗化之前,契丹人打算一分為二,腳踩兩條船,兩邊站隊,或內外呼應,或聯手抗敵,窮盡所有手段,以幫助族群在兩大強者的激烈對抗中生存下去。
這是弱者的悲哀,弱者為了生存,不得不背上背信棄義、兩面三刀的罵名,做下種種不為人不齒的無恥之事,但舍此以外,弱者還有其他選擇嗎?即便如此,亦不能保證生存,每每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灰飛煙滅。
李風雲笑了。庫倫達維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意外,契丹人頑強的生存意識讓他驚訝之餘亦大為感慨,由此他看到了一個機會,一個征服契丹的機會,而這個機會就在眼前,伸手可及,不可錯過。陰謀又如何?陷阱又如何?在絕對實力面前,任何阻礙都將被徹底摧毀。
李風雲果斷決定,改變計策,將計就計,契丹人的實力若能最大程度儲存下來,對聯盟控制東北、穩定東北、稱霸東北,有百利而無一害。
“在你看來,我能否擊敗步利設?我的大軍能否擊敗突厥控弦,攻佔東北?”李風雲問道。
“狼帥已經擊敗了叱吉設,而步利設實力不濟,必定是狼帥的囊中之物。”庫倫達維從容說道,“明年開春,大漠上的突厥人如果蜂擁而至,安州是主戰場,平地松林是第一道防線,以狼帥之力,只要不陷入腹背受敵之危,則大漠上的突厥人難做寸進,如此東北便在狼帥的指掌之間。”
“大賀咄羅的樂觀預測又從何而來?”李風雲又問道。
庫倫達維苦笑,“大賀咄羅志向遠大,以契丹崛起為己任,恰好新一輪南北大戰已經開始,兩虎相爭對契丹而言是個難得機遇,如果兩虎相爭兩敗俱傷,契丹或許就會走上崛起之路,稱霸東北。”
李風雲連連頷首,表示理解。這是一個波瀾壯闊、英雄輩出的時代,長城內外群雄並起,逐鹿稱霸,而阿會正、大賀咄羅都是東胡一代人傑,有王霸之志也在情理之中。凡有志之士,誰願屈居人下?李風雲亦是如此。
“如你所願。”李風雲當即承諾,“告訴大賀咄羅,今日黃昏前,大賀氏和拔里氏的所有控弦必須撤離長漢城,明日天亮前,必須撤出百里之外,而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