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向斛律霸。
斛律霸用力一揮手,“兵貴神速,一擊致命。”
。。。
第八百七十三章 落馬城
十一月初六,清晨,馬城。
塞外部落以遊牧而生,棲居於水草豐茂之地,茹毛飲血,生活困窘,但隨著南北交往的密切,中土文明的輸出,以及南北貿易的發展,塞外諸種部落的人口和實力也隨之增漲,於是在一些大部落的集中地和一些地形險要之處,穹廬密佈,氈帳如雲,遂築垣為城,雖然這些城池的規模很小,防禦也十分單薄,但因為具備了軍、政、財、商等初級的城市綜合功能,有效推進了部落和族群的發展,所以在突厥汗國及其有力別部,城池建設漸漸形成趨勢,是否建有城池以及城池規模大小,亦成為衡量部落和族群實力的重要標準之一。
在東胡三大族群中,奚族實力最強,城池最多契丹人次之霫族深居蠻荒,實力最差,城池最少。契丹本有十部落,大賀氏崛起後,征伐兼併,最後形成大賀氏八部落聯盟,其中以託紇臣水兩岸的出伏、遙來、遙輦、迭剌四部落實力最強,而這四個部落都擁有一兩座城池,其餘四部落都在弱洛水中下游一帶的蠻荒貧瘠之地,實力微弱,至今沒有能力築建城池。
遙來部生活在託紇臣水的中下游,落馬城則是遙來部首府所在,也是遙來部唯一的一座城池。這座城池位於落馬河與託紇臣水的交匯處,方圓七八里,有繞城土垣,有烽火臺和箭樓,城內有一些部落貴族居住的木製建築,但大部分還是製作成本很低的穹廬和氈帳,居住者都是部落有身份的人、侍衛軍隊以及有錢的商賈,至於普通族眾、異姓屬部,統統散佈於領地各處,根本就沒有入住資格,畢竟城池規模太小,容納量十分有限。
遙來部酋帥、突厥汗國的俟斤、落馬城的城主奈曼青川,一大早就裹著毛氅,在一隊侍衛的扈從下,匆匆出城趕赴軍營。
一路上帳篷林立,早起的族眾各自忙碌,嘈雜之聲漸漸淹沒清晨的寂寥,但蒼穹上的陰霾、大地上的皚皚白雪以及天地間的呼嘯寒風,仿若無形利刃,散發出冰冷鋒芒,充斥著落馬城每一處空間,緊張而壓抑的氣氛讓每一個人都倍感窒息。
奈曼青川心情沉重,眼前一切,滿目瘡痍,落馬城正在衰敗,遙來部深陷存亡困境,危機重重,而罪魁禍首,就是奚族,就是奚王阿會正。
今夏雨季結束後,奚族五部聯盟大軍突然北上攻擊,落馬城首當其衝,遙來部根本抵擋不住,好在有落馬河、託紇臣水兩道天然防線的幫助,給遙來部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契丹八部落在盟主大賀咄羅的號召下,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首先趕來的增援就是出伏部和遙輦部,三個部落齊心協力,藉助東、南兩道河川防線,成功擊退了奚族的第一輪攻擊,接著迭剌部及東北方向的四個部落也陸續增援而來,契丹八部空前團結,集結了兩萬餘控弦,與奚族五部聯盟展開了激烈大戰。
雙方陷入對峙僵持,一打就是兩個多月,損耗驚人,尤其遙來部,就是戰場前沿,為了生存不得不傾其所有,結果可想而知,軍隊損失近半,族眾傷亡慘重,錢糧牲畜更是消耗殆盡,如果不是奚族大軍倉促撤離,並在撤離時丟棄了大量糧草輜重,一定程度上補償了出伏、遙輦等諸部的損失,如果不是盟主大賀咄羅然諾仗義,主動借錢借糧借牲畜幫助遙來部渡過生死難關,此次遙來部必定被諸部落瓜分乾淨,慘遭滅族之禍。
然而,大賀氏的強大實力和大賀咄羅的個人權威,只能救遙來部一時之急,拯救不了遙來部的存亡危機,再說這個世界的的法則就是弱肉強食,大賀咄羅仗義相助的背後實際上居心叵測,吃相太難看必然危及聯盟團結,所以大賀咄羅也不能做得太過,但如果遙來部一蹶不振,大賀咄羅必然擇機而食,因此遙來部必須自救。
如何自救?首先需要穩定內外部環境,內部齊心,外部無戰事,不能再消耗了,然後就是求援,向遙輦、迭剌等所有實力弱於出伏部、時刻防備大賀咄羅吞併的部落求援,另外就是向草原上的巨賈借貸,以來部未來利益,向以慄特人為主的草原巨賈借貸救急。慄特人無處不在,大漠上有,弱洛水兩岸也有,依附於步利設帳下的胡賈就有好幾個,遙來部沒有資格向突厥大權貴步利設求援,但可以向其帳下的胡賈借貸,而胡賈有步利設做靠山,東胡諸種諸部落哪個敢賴帳不還?
慄特人的商隊奔走在草原戈壁之間,疾馳於部落廝殺的戰場上,哪裡有戰鬥,哪裡就有慄特人的身影。落馬城一戰,是奚族阿會氏五部聯盟和契丹大賀氏八部聯盟的一場大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