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物資都是經水路運往涿郡,自然要在津口上修建中轉倉儲
。這次楊玄感叛亂,大運河中斷,為確保東征軍需,未被叛亂波及的河北大部分郡縣自然成為朝廷重點徵繳的物件,適逢夏糧收割,正好給了地方官府橫徵暴斂的機會,於是各地糧食絡繹不絕送至高陽,津口上的中轉倉儲容納不下,火速擴大。
倉儲擴大後最重要的當然是安全問題,畢竟渤海郡北部的格謙、高開道等賊軍距離高陽不過四百餘里,平原、清河諸賊現在也頻繁在永濟渠北岸活動,稍有不慎便有可能流竄到河間為禍,危及到高陽安危。
高陽宮監兼領高陽都尉的許華為此特意向涿郡留守段達求援。段達自顧不暇,在兵力調配上更是捉襟見肘,無能為力。許華無奈,又向高陽所在的河間郡及其周邊的上谷、博陵、信都等郡求援,但諸郡均以各種理由婉言拒絕。如今河北賊勢猖獗,諸郡衛戍要人,橫徵暴斂要人,自己人手都不夠了,哪裡還顧得上高陽?再說許華的原籍雖然是河北高陽人氏,但許氏自衣冠南渡後便在江左“枝繁葉茂”,現在許氏屬於江左貴族集團,許華本人也被聖主所看重,河北人本來就看他十分不爽,關鍵時刻當然要“扯他的後腿”,落井下石。
李風雲早在東都戰場上接到聯盟提前北上未能劫掠到足夠糧食的訊息後,就開始“關注e高陽鎮了,為此他多方打探與高陽有關的訊息。之後與齊王會晤時,便下了打高陽的決心,因為唯有如此才能給齊王一個“冠冕堂皇”的北上追殺聯盟的最好藉口,於是他請齊王提供高陽鎮的詳細訊息。齊王心領神會,動作很快,不等李風雲抵達封龍山,有關高陽的具體訊息就送到了。
高陽都尉府有權徵調高陽周邊郡縣的地方鄉團宗團等武裝力量,但因為東征,這些地方武裝的大部分都去了遼東,剩下的也都被地方郡縣徵用了,所以現在高陽都尉府實際可以呼叫的只有一個高陽鷹揚府,五個團一千鷹揚衛,而這一千鷹揚衛就是現在高陽全部的衛戍力量,並且分散在高陽宮、高陽城和津口倉儲三個地方,由此可見高陽衛戍力量之薄弱。
許華為了高陽的安全也是殫精竭慮,空城計若想唱好當然要虛張聲勢,為此他想方設法做出了多路援軍進駐高陽的假象,並且大張旗鼓,搞得人所皆知,個個都以為高陽重兵駐防,戒備森嚴,固若金湯。
然而,李風雲卻看穿了他的空城計,註定了許華要敗走高陽。
=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選:
本書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
。。。
第六百零六章 陷阱無處不在
七月二十七,河北河間郡,高陽鎮。
“嗚嗚……”大角長鳴,沖天而起,霎那間撕裂了黎明的靜謐,打破了高陽鎮的安寧。
許華從睡夢中霍然驚醒,第一個念頭便是失火了,津口上的臨時儲存存有諸多隱患,其中失火最可怕,後果不堪設想,其次就是叛賊襲擊,但因為叛賊都集中在永濟渠兩岸,與高陽之間有滹沱河相隔,且許華為防患於未然,在河對岸佈置了不少“眼線”,若叛賊來襲,必有警訊,所以可能性微乎其微。
許華匆忙起身,披上外袍就衝去了臥房。門外有衛士正驚慌失措地望著東北方向,警號之聲似乎來自津口那邊。
“何處報警?”許華厲聲問道。
衛士抬手指指東北方,遲疑不語,無從確定,但看到許華那冷肅的目光,不敢不答,“明公,從警號聲來推測,應該是津口那邊遭到了敵人的襲擊。”這個衛士的說話聲音越來越小,漸不可聞,或許連他自己都不相信這個推測。高陽不但是河北重鎮,還是聖主的行宮所在,重兵駐防,戒備森嚴,哪個叛賊會自尋死路襲擊高陽?
許華嗤之以鼻,權當衛士在夢囈,不過看到東北方向的藍天白雲,他還是暗自動了口氣。天上沒有滾滾濃煙,說明津口倉儲那邊沒有失火,這是好事,如此一來便只剩下一種可能,有好事者打架鬥毆了。現在河面上來來往往的船隻太多,有船隻不小心相撞,雙方一言不合大打出手,或者聚集在津口上的船伕、民夫們因為矛盾而發生衝突,諸如此類糾紛最近很多,而今天的事態可能很嚴重,津口那邊的鷹揚衛倍感棘手,無奈之下鳴響警號以作威懾。
“速速查明來報。”許華大手一揮,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