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2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因不言自明;侯城是清河侯氏的地盤;打侯城就是打清河侯氏;搶侯城的官倉實際上就是搶清河貴族富豪們的私藏;這不是自己人打自己人、自家搶自家嗎?

此次段達進入清河戡亂;之所以把大軍的糧草輜重放在侯城;一則侯城是永濟渠沿岸重要的倉儲之地;便於大軍接收從東都運送來的物資;其次一旦大軍糧草供應出現了問題;可以就近依靠清河官倉及時補充;第三個目的就很陰險了;段達有意把侯城當作了“誘餌”;在侯城設了一個“陷阱”;假如河北人為了擊敗或者驅趕他;有意讓清河侯氏與河北諸賊裡應外合;把他的軍需和清河官倉洗劫一空;則正好給了他一網打盡的機會;如果謀劃得當再加上運氣好一點;他不但可以重創河北諸賊;還能乘機打擊清河侯氏;並以此為要挾;迫使河北貴族們不得不低頭;不得不妥協。

但段達的這個謀劃一直沒有成功;誘餌和陷阱都沒有發揮作用;哪料到就在他無計可施的時候;河北人終於還是忍不住;“上鉤了”;臨清賊王安帶著數萬賊軍一頭跳進了段達所設的陷阱。

趙十住喜形於色;以最快速度改變部署;傳令各府團做好戰鬥準備;只待段達一聲令下;便急速趕赴侯城;給叛賊以致命一擊。

段達憂慮不安;他感覺戰局有蹊蹺;有很多不正常的地方。

臨清賊王安在河北諸賊中是個不起眼的“小角色”;實力較弱;一向都是躲躲藏藏;從不與官軍正面接觸;這次卻一反常態;像打了雞血般張牙舞爪;一路叫嚷著;唯恐官軍不知道似的;急吼吼的跑去打侯城;這根本就不是謹小慎微的王安於出來的事。事出反常即為妖;這裡肯定有玄機。

趙十住看到段達始終愁眉不展;一副心事重重;憂心忡忡的樣子;便笑著問道;“明公是否擔心河北人看穿了我們設在侯城的陷阱;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利用臨清賊王安攻打侯城來將計就計;反過來給我們挖個陷阱?

段達微微頷首;低聲說道;“我們並沒有確切證據證明;斥候探查到的高士達、張金稱諸賊的動向;準確無誤。這裡是河北;河北人為了對付我們;貴族官僚與叛賊們沆瀣一氣;狼狽為奸;無所不用其極。對我們來說;真正可怕的並不是叛賊;而是河北貴族官僚;如果他們陰謀在侯城給我們以重創;我們是否有把握將計就計;反過來給他們以沉重一擊?”

趙十住望著段達;暗自腹謗;如此優柔寡斷;患得患失;豈能勝任一軍之統帥?值此關鍵時刻;就應該殺伐決斷;沒必要想得太多;想多了反而壞事;舉棋不定;無所適從;只會貽誤戰機。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趙十住笑道;“明公是否擔心進入侯城戰場後;突遭高士達、張金稱諸賊的前後夾擊;陷入腹背受敵之困境?”

段達沉默不語;但從其臉上凝重的表情可以看出;他的確有這樣的擔心。

“明公為何高估叛賊的實力?”趙十住奇怪了;“雖然之前叛賊聞風而逃;有意避開了我們的鋒芒;但後期我們曾在宗城一帶與高士達、張金稱諸賊交過手;叛賊實力太差;不堪一擊啊。退一步說;就算叛賊們為了儲存實力;在戰場上有所保留;但侯城一戰;天寒地凍;在如此惡劣天氣裡作戰;我們的優勢會更加明顯;雙方實力差距會更加懸殊;我們依舊有絕對把握擊敗叛賊。當然了;戰場上的叛賊人數可能遠遠超過我們;但那些都是拿著棍棒鐵耙衣不蔽體的農夫;都是飢寒交迫、奄奄一息之徒;根本改變不了雙方的實力對比;所以就算高士達、張金稱諸賊做了‘黃雀;;也飛到了侯城戰場;然而終究是贏弱不堪之輩;不但逆轉不了敗亡命運;反而拱手送上了大好頭顱。”

段達搖搖頭;以不容置疑的口氣說道;“謹慎一些好。東征之前;我們可曾把高句麗人放在眼裡?結果如何?水陸兩軍三十六萬將士攻打平壤;就算攻克不了城池;也不至於大敗而歸;但事實是;二十萬將士戰死沙場;埋骨他鄉;所以……”段達神情嚴肅的望著趙十住;以非常鄭重的口氣說道;“陰溝裡翻船;翻一次都不可原諒;更不要說翻兩次了;尤其現在東都政局動盪不安;二次東征箭在弦上;如此關鍵時刻;我們如果大敗於河北戡亂戰場;你知道後果有多嚴重嗎?知道將給聖主帶來多大的困擾和被動嗎?知道它將進一步惡化東都政局;影響到二次東征的決策嗎?”

趙十住當即閉緊了嘴巴;雖然他心裡對段達這種杯弓蛇影似的過度謹慎十分不屑;但段達位高權重;所思所慮都是東都政治;就連侯城這種不值一提的小戰鬥;段達都把它提到了政治高度;那還有什麼可說的?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