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部分(3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軍由建昌公為統帥,新義公(韓世諤)和義寧公(周仲)副之,統率豹騎軍、羽騎軍南下作戰,另外總管米庸率雷霆第二軍三個團,總管井疆六斤蜚和爾朱天嘯率雷霆第四軍,亦隨建昌公南下殺敵。”

帳內眾將頗感詫異,尤其呂明星等出身卑微的將領,更是怒從心生,忿忿不平。

之前選鋒軍由李風雲親自統率,帳下都是嫡系主力,進入安州後馬上就變了,由李子雄、韓世諤和周仲等投奔聯盟的權貴們帶著他們自己的軍隊南下作戰。這個變化太大,其中緣由很複雜,李風雲在做出這個決定前勢必經過了多方權衡,最後還是決定把收復安州的最大功勞拱手讓給李子雄等權貴,以便在未來謀求利益最大化。

但是,李風雲的苦心顯然不能被大多數將領所理解,苦活累活都由李風雲和他的嫡系人馬全部承擔,功勞卻由權貴們包圓了,哪有這樣的道理?

=手機使用者請訪問m。

。。。

。。。

第七百六十二章 “脅迫”

依照李風雲的攻擊之策,聯盟主力在鬼方戰場上吸引和牽制了奚族五部幾乎全部的軍隊,其承受的壓力之重、付出的代價之大可想而知,也正因為如此,李子雄、韓世諤和周仲的選鋒軍才能以最快速度勢如破竹直殺古北口長城。然後問題來了,以最快速度殺到古北口的目的是贏得幽州方面的糧草武器的支援,也就是說,聯盟大軍的生死等於被李子雄等權貴控制了,雖然雙方在收復安州這一核心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從聯盟大多數將領們的立場來說,他們不信任李子雄等權貴,這就是矛盾所在。

李風雲做出這一決策的時候,應該設法避免矛盾,而不是蓄意激化衝突,但攻陷安州與收復安州是兩個概念,攻陷安州不等於永久佔據,收復安州則是永久佔據,而永久佔據的基礎就是充足的人力物力財力,聯盟有四五萬軍隊,人力夠了,物力財力卻是極度缺乏,必須依託幽燕的支援,而幽燕的支援則來源於聖主和中樞的許可,那麼以李風雲為首的身份卑微的叛賊和以李子雄為首的出身高貴的叛逆,誰更能被聖主和中樞所接受?誰擁有豐富的人脈,並利用這些寶貴的資源幫助聯盟永久佔據安州,幫助聯盟發展壯大?

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李子雄、韓世諤、周仲、來淵、楊恭道等權貴對李風雲這一決策的目的心知肚明,他們和李風雲一樣看重的是長遠利益,如果安州能夠長久佔據,從中受益的不僅有中土,有聯盟,還有他們自己,為此他們願意與李風雲一起努力打拼,但聯盟中那些出身卑微的將領們受限於自身眼界和格局的不足,很難看得遠,更著重於眼前得失,雙方所思所想不一樣,這就有了衝突。

帳內氣氛因為李風雲的這個決策而陷入了沉悶和怨憤中,好在李風雲威望高,反對者不敢當面質疑,而李子雄等人也不屑於解釋,與生俱來的優越感讓他們根本認同不了這些盜寇出身的卑賤者,既然分道揚鑣是遲早的事,現在又何必妥協遷就?

李風雲肯定要做出解釋但他不好把話說得太直白,太直白了必然會傷害到出身卑微者脆弱的自尊,所以李風雲很委婉,首先說明了攻陷安州和收復安州的本質區別,再次強調了聯盟接下來需要的不僅僅是源源不斷的糧草武器,還要有人力物力財力上的支援,尤其需要中土從政治經濟軍事上給予全方位的支援。

奚族之所以能夠盤駐安州二十多年,能夠在列強的夾縫中掙扎著生存下來,正是因為列強在這一地區有著激烈的利益博弈,奚族本身的實力雖然十分有限,但列強博弈所造成的大環境,也就是東北地區南北雙方之間的微妙平衡,卻讓奚族在政治經濟軍事上贏得了一定的便利條件,這就是奚族賴以生存的基礎。

然而這一平衡很快就要被聯盟打破,圍繞安州進行激烈博弈的列強們很快就會做出反應,突厥人和霫、契丹、高句麗、靺鞨、室韋等東胡諸虜面對中土咄咄逼人的攻勢,必然聯手打擊和壓制,力圖在最短時間內擊敗聯盟,幫助奚族奪回安州,重新恢復之前的地區平衡,但中土不會錯失大好機會,必然藉助聯盟之力收復安州,打破昔日的地區平衡,削弱突厥人對東北乃至遠東的影響力,然後再利用高句麗這個遠東霸主的衰落,重建一個由中土主導的有利於中土利益的新的地區平衡。

聖主和中樞若想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扶植聯盟這股反叛力量,給予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全方位支援,確保聯盟能夠幫助中土永久佔據安州,但李風雲和他的盜寇出身的叛賊們,在聖主和中樞的眼裡,顯然不具備扶植的資格,而李子雄等權貴就不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