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部分(2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在李風雲的未來策略中;崛起稱霸的機會就在這裡;而李密也看到了這一點;他雖然不相信李風雲對未來局勢的推演;但他從目前可推測的李風雲的發展策略中;看到了李風雲及其背後勢力的圖謀和野心;假如李風雲成功了;他和他背後的勢力極有可能把中土局勢推向崩潰;讓中土再一次陷入分裂和戰亂;如此一來李風雲便有了稱霸天下的機會;而他李密同樣有這樣的機會。

李密這番話聽在李風雲的耳中;感覺就不一樣了。李密的智慧讓李風雲很吃驚;僅僅因為自己的一句“提示”;李密竟然就估猜出了自己在東都戰場上的目標;就推演出了自己要乘機完成戰略轉戰;北上河北發展;據北疆而稱霸的未來策略;這未免太“恐怖”了;如此智慧;李密拿出來逐鹿天下;誰是對手?

李風雲實際上很想得到李密的合作和支援;有這樣的人物輔佐;何愁大事不成?去年李風雲曾對李密有過暗示;將來如果走投無路了;可去蒙山;但形勢變化太快;如今李風雲已離開蒙山;而李密還沒有到窮途末路;雙方產生交集的可能性並不大;另外;李密是什麼人?他會甘心情願為李風雲所用?今日的李密還沒有經受過血與火的考驗;還沒有真正成熟起來;今日的形勢也還沒有給他一個展示才華的“舞臺”;所以李密看上去還比較稚嫩;但從其人生軌跡來看;他最後之所以失敗;與他過度自信自大的性格也有一定的關係;只是但凡有才華的人都自信自大;而性格決定命運;因此下場大多慘淡。

李風雲接觸李密越多;就越是忌憚;越是戒備;漸漸的也就放棄了招攬之心。比如以今日為例;東都局勢突變;李密的態度和立場馬上來了個顛覆性轉變;不但願意與李風雲精誠合作;還主動把姿態放得很低;願意惟命是從;甚至願意做個“傀儡”;這正常嗎?這顯然不正常;這說明李密靈活變通;能進能退;為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如此心機和手段;不遑多讓於李風雲;李風雲又如何不忌憚?不戒備?李風雲想明白了;李密就是一個天生的梟雄;才智超絕、志向遠大;根本不可能為他所用;退一步說;就算東都兵變失敗後;李密願意避難於聯盟;李風雲也要仔細權衡;如果確定自己掌控不了他;可能會危及到聯盟未來的發展;那就拒絕收留;讓他走自己的路去。

有了這樣的想法;李風雲當然要與李密保持距離;所以他對李密的這番話不予置評;故意做出高深莫測之態;任由李密自己去揣度。

李密望著李風雲;目露期待之色。他等待的不是李風雲對他這番話的評價;而是李風雲願意給他多少信任;只是他高貴的身份和自信自大的性格;讓他選擇性地遺忘了一件事;李風雲給他多少信任;完全取決於他拿出多少誠意;而事實是;他至今沒有拿出合作的誠意;他只想利用李風雲;他質問李風雲是否為齊王賣命;卻蓄意隱瞞楊玄感要篡國自立;他自己拒絕拿出誠意;卻要逼著李風雲拿出誠意;李風雲當然失望。而更讓李風雲失望的是;李密狂妄自大;以為估猜到了李風雲參加兵變的真實用意;於是毫不猶豫的出手要挾;而他要挾的目的是什麼;不言而喻;他之前所作出的低姿態;實際上是誘騙李風雲;麻痺李風雲;以便窺探李風雲的底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他一旦摸清了李風雲的底細;捏住了李風雲的命脈;雙方誰聽誰的還不是一目瞭然?

李風雲忍不住了;毫不留情地戳穿了李密的“小把戲”;“重要的是現在;現在關係到我們的存亡;而未來雖然重要;但如果我們現在都死了;哪裡還有未來?”

李密面色微僵;眼裡掠過一絲尷尬和羞惱。

李得很直白;我們的合作僅限於現在;限於這場兵變;而目前的形勢決定了你在這場兵變中必須聽我的;由我來影響甚至是改變你們的兵變決策;由我來操控局勢的發展;其他的統統不重要。

“正如你所說;只要我們活著;一切皆有可能。”李密鄭重說道;“那麼這場兵變依舊有成功的可能。”

如果兵變有成功的可能;而你為了北上發展的目標;為了幫助齊王建立功勳;故意摧毀兵變成功的機會;豈不是置我們於死地?既然如此;我憑什麼對你惟命是從?憑什麼與你合作?

“的確有成功的可能。”李道;“它取決於兩個條件;首先你們高舉代王大旗;奉代王為新皇帝;把代王和關隴人逼上絕路;其次是在最短時間內拿下東都;並把東都完整無缺地送給關隴人;這樣就能把關隴人徹底拉過來;而有了關隴人的合作和支援;你們進退無憂;至少有五成以上的勝算。”

李密啞然無語。辛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