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部分(3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遏;原因就在如此。衛文升的用心太“險惡”了;此舉絕不僅僅是為了威懾關隴本土貴族;而是要蓄意激化關隴本土貴族和楊玄感之間的矛盾;為雙方在政治上的結盟合作設定不可逾越的障礙;以便在東都戰場上最大程度地避免“翻盤”的可能。

衛文升輸不起;輸了不僅僅保不住東都;保不住西京;可能連國祚都保不住;所以他不得不鋌而走險;用盡一切手段;哪怕一世英名付之流水;哪怕惡名昭彰遺臭萬年;他都認了。

事已至此;關隴本土貴族就算氣得吐血、氣死了也無濟於事;必須想辦法挽救;必須把因此事所造成的所有可能出現的惡果都統統扼殺了;而最好的一勞永逸的辦法;就是把楊玄感和支援他的兵變同盟;連同整個東都;一起摧毀。我把你打得屍骨無存了;你總不至於再掀起風浪吧。至於衛文升;你就等死吧;遲早有一天了;就算你死了;也會被人挖出來挫骨揚灰。

衛文升掘墓焚屍的目的達到了。他這一人神共憤之舉必然會激怒楊玄感;激怒老越國公楊素的門生故吏;激怒兵變同盟的核心成員;他們必然會把仇恨記在西京代王楊侑的頭上;記在關隴本土豪門世家的頭上;砍他衛文升一個人的頭顱肯定無法熄滅楊玄感、弘農楊氏和兵變同盟的熊熊怒火;所以可以想像;一旦西京大軍未能把楊玄感擊敗在東都戰場;讓楊玄感成功殺進關中;西京和關隴本土貴族必將為之付出慘重代價;為此西京和關隴本土貴族只有傾盡全力擊殺楊玄感;不惜代價也要把楊玄感這個禍患消滅在東都戰場。

關隴本土貴族被衛文升“坑”慘了;“坑”得要“傾家蕩產”了;但沒辦法;現在只有咬牙忍了;只有再一次向衛文升“低頭”;於是西京大軍的行進速度大大加快;而後續糧草輜重也快速跟上。

。。。

。。。

第五百零七章 包圍東都

六月二十;東都戰場。

李密於清晨時分趕到南郭西北角上的左候衛府;此處目前被李風雲所徵用;為聯盟帥營所在。

“據我們得到的最新訊息;西京留守衛文升已於三天前率軍趕赴東都。”李密神情嚴峻;眉頭緊皺;目光憂鬱;語氣中隱含焦慮。

李風雲疑惑地看了李密一眼。西京大軍出動是好事;是楊玄感最為期待之事;按道理李密應該高興才對;但為什麼李密的臉上看不到絲毫喜悅。

“這個訊息源自西京;還是來自鄭元壽的部下?”李風雲問道;“是否準確?”

“多個渠道的訊息證實西京大軍的確於三天前出動了。”李密答道;“衛文升堅持緊急馳援東都;但阻力很大;一怒之下;他在西京大開殺戒;一口氣砍下了一百多顆頭顱;震動了西京。那個老匹夫瘋了;已經失去理智了。”

李風雲驚訝了。這個衛文升出自洛陽世家的衛氏;衛氏的祖上是漢武帝時期的大將軍衛青;傳承至今也有六七百年的歷史;而關隴崛起時期;衛文升的祖父、父親都是中央和衛府大員;衛文升本人在軍政兩界也頗有聲名;所以洛陽衛氏在河洛貴族集團裡也算是頗具實力的二流世家;由此不難看到;無論從歷史淵源還是從地域利益來說;同屬於河洛貴族集團的弘農楊氏和洛陽衛氏應該走得近;而同屬於一個時代的楊素和衛文升也應該是關係不錯的政治盟友。

先帝時期;衛文升基本上在地方上出任軍政長官;聖主主政後;迅速進入中樞;由衛尉卿到工部尚書;到右候衛大將軍、檢校左候衛大將軍;刑部尚書;平步青雲;其中衛文升進入中樞核心的時間;正是在楊素病逝之前;從中不難看出聖主有維持河洛貴族集團在中樞核心地位的意圖。這與以楊素為首的河洛貴族集團幫助聖主贏得皇統是分不開的;聖主需要支援他的政治力量與其一起牢牢把持朝政;需要河洛貴族集團持續保持實力;而一個古稀老臣衛文升為工部尚書;一個正當盛年的楊玄感為禮部尚書;老青組合;結盟合作;正好可以填補老越國公楊素病逝後在中樞核心決策層和河洛政治集團內部所造成的權力真空。

當然;從理論上來說這種“傳幫帶”很不錯;等到楊玄感年紀再大一些;威望更高一些;資歷更老一些;對河洛政治集團的控制力更強一些;衛文升也就可以退下去頤養天年了;然而;實際操作中因為存在執政理念、權力博弈、派系傾扎、利益鬥爭等等因素的於擾和衝擊;“傳幫帶”往往會演變成分裂和殘殺。

從目前兩京形勢來看;衛文升和楊玄感已經是不死不休的局面;河洛貴族集團不但分裂了;而且自相殘殺;最終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即便楊玄感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