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3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馬上集中力量;奪回伊闕口。”韋雲起當即獻策;集中右驍衛將軍李渾、武賁郎將費曜、武賁郎將周仲、河南贊務裴弘策、河南令達奚善意等五支軍隊;約三萬五千餘將士;同時向伊闕發動攻擊;如此則東都衛戍軍佔據了絕對優勢;完全可以一戰而定;一戰擊敗叛軍;順利收復伊闕口;然後再把這五支大軍迅速調到京師東線;若楊玄感當真謀反;並向東都發動攻擊;則必遭衛戍軍迎頭痛擊;絕無可能渡河南下。

越王心喜;連連點頭。韋雲起所獻計策的關鍵是把東都城內城外的軍隊;還有京畿地方軍全部集中到一起使用;用一個拳頭對敵;各個擊破;但問題就出在這裡;東都指揮不了右驍衛將軍李渾;而武賁郎將費曜是越王堅守東都的“救命稻草”;武賁郎將周仲則是樊子蓋掌控東都局勢的後盾;至於河南贊務裴弘策;河南令達奚善意;那都是地方行政長官;所率軍隊也是地方鄉團宗團;首要維護的是地方利益;怎麼可能任由東都宰割?怎麼可能衝在東都衛戍軍的前面充當“炮灰”?

越王抬頭望向樊子蓋;滿懷希望地問道;“愛卿以為如何?”

樊子蓋面如寒霜;一言不發。韋雲起太陰了;所獻計策的目的太明顯了;就是要利用伊闕戰場上的叛軍消耗東都衛戍軍;不但消耗衛戍軍的兵力和士氣;還消耗寶貴的時間;一旦伊闕戰場上打得難分難解;死傷慘重;那麼只待楊玄感殺進來;東都就危險了;防守力量太弱了;不得不向西京求援;如此西京的軍隊就可以名正言順大搖大擺地進入東都戰場;不費吹灰之力就掌控了東都局勢。

越王從樊子蓋的臉上看到了難以抑制的憤怒;心中的喜悅頓時消散;目光不由自主地轉向楊恭仁、崔賾和元文都

這三位神情各異;楊恭仁是凝神沉思;崔賾是面無表情;而元文都則目露嘲諷之色;三人都不說話;最後還是元文都看到越王很無助;心一軟就說了句話;“此計甚好;大王可即刻下令。”

樊子蓋雖然大汗淋漓;但聽到元文都這句話;心裡頓時寒意層生;忍不住就打了個冷戰;隨即緊緊閉上了眼睛;以免被人發現自己心中的恐懼。如果這一戰在某些人的操縱下打敗了;那誰將為此付出慘重代價?不祥之感霎那間充斥了樊子蓋的身心;他後悔了;早知道還不如向楊恭仁妥協;把周仲的軍隊調去京師東線;最起碼還能進退自如;如今卻被動了;虎狼環伺;一旦被人暗算;不堪設想。

越王有些詫異;沒想到元文都竟鼎力支援;而楊恭仁和崔賾也沒有反對;但看到樊子蓋的臉色愈發難看;甚至連眼睛都痛苦的閉上了;他忽然便有了不詳之念;難道這裡有名堂?越王想了片刻;還是下了決心;伊闕必須奪回來;叛賊必須剿殺;否則就算楊玄感沒有叛亂;東都危機沒有擴大化;此事也很難長久瞞下去;一旦被人密告了聖主和中樞;東都如何交待?

越王命令一下;楊恭仁和崔賾立即開始執行;先擬定詳細的攻擊部署;然後以越王的名義火速下達。

越王命令;各軍務必於初五子夜前渡過洛水和伊水;完成攻擊前的部署;初六上午;各軍向伊闕展開攻擊;齊頭並進;齊心協力;務必一戰而定。

右驍衛將軍李渾接到命令的時候;正在指揮諸鷹揚於甘洛城西南方向與叛軍激戰;而叛軍主力則雲集甘洛城一線;做出了強渡洛水;猛攻柏亭、蒯鄉之態勢;這使得洛水兩岸的氣氛非常緊張;武賁郎將周仲和河南令達奚善意都親臨前線觀察敵情;敦促帳下諸鷹揚做好阻擊準備。

李渾看完命令就笑了;他正打算與李風雲暗中聯手;先把周仲吃掉;所以今日聯盟主力雲集甘洛城;做出了渡河態勢;然後今天晚上李風雲便要詐敗而走;以誘使周仲渡過洛水;置其於死地;但周仲未必上當中計;未必會渡河攻擊;吃掉周仲的難度非常大;哪料到東都竟然“默契”配合;關鍵時刻做出了五路大軍聯手圍剿叛軍之策;如此一來周仲想不死都難啊。

李渾馬上秘遣親信傳訊李風雲;告之東都圍剿之計;讓其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武賁郎將周仲在接到越王命令之前;已經先接到了樊子蓋的密信;心中早有定計。樊子蓋當然不會把尚書都省的激烈博弈告訴周仲;他只是把自己的擔心委婉地告訴了周仲;提醒他小心防備;千萬不要因為大意而遭小人暗算。周仲知道伊闕戰場的背後有高層的博弈;所以一直都很小心;雖然李渾數次敦促他渡河攻擊;與其聯手奪回甘洛城;但他就是不從;百般搪塞;遲滯不前;現在得到樊子蓋的提醒;他就更加小心了;除非叛軍放棄甘洛城;退回伊闕;否則他絕不渡河;至於越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