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部分(3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自己與楊玄感的關係;遠遠比與他的關係親密牢固;他絕無可能想當然的認為透露了這個機密後就能徹底離間自己與楊玄感;繼而破壞自己與楊玄感的親密關係;所以最可信的解釋只有一個;李風雲在做“局”算計自己;用陽謀算計自己;只是這個“局”過於複雜;自己一時半會看不出來;雖然估猜到李風雲洗劫東都後就要逃之夭夭;但楊玄感是一頭猛虎;李風雲這頭狼正是他看中的獵物;李風雲想從楊玄感的眼皮底下逃走;並且設計置楊玄感於死地;那太難了;因此李風雲所做的不是一個“局”;而是“局中有局”。

韓相國為此憂心忡忡;惶恐不安;根本就不敢承諾與李風雲展開新一輪合作;但形勢擺在這裡;有些事不做也得做;李風雲既然說出來了;既然願意給他考慮的時間;那說明他有相當的把握。韓相國決定拖一拖;等待楊玄感那邊的訊息;若事實證明李風雲的推演是正確的;而楊玄感恃強凌弱;根本就不給自己討價還價的機會;那自己為了活命;也只有與李風雲合作了;不賭也得賭了。

韓相國下令;保持一定攻勢;但不要傾盡全力了;維持對峙狀態即可。

韓相國這便攻勢一弱;聯盟軍隊立即就感覺到了;正好李風雲有過交待;所以甄寶車、郭明、牛進達等聯盟軍將馬上下令;維持攻勢;與衛府軍形成對峙。

積翠池北大堤上的戰況漸漸有所緩和;這給了衛府軍喘息時間。左驍衛將軍李渾對李風雲的“默契”心領神會;當即下令;從積翠池南北大堤上抽調一部分精銳增援黃道渠北岸;給楊玄感的叛軍以迎頭痛擊。

同一時間;李渾急書越王楊侗;自己已陷入叛軍的左右夾擊之中;戰鬥越來越激烈;損失越來越大;若遲遲沒有增援;為確保皇城安全;他只能放棄月陂(積翠池南大堤);只是如此一來黃道橋斷絕;南郭與皇城之間的聯絡中斷;南郭將陷入叛軍的四面包圍之中;一旦南郭城內有人倒戈開啟城門;則費曜和他的四千餘衛戍軍將士有全軍覆沒之危。

六月十四下午;蒲山公李密緊急拜會李風雲。

李密簡要介紹了一下上春門誓師情況;並向李風雲解釋了沒有邀請其參加誓師的原因。

李風雲不以為然;開門見山地問道;“越國公帳下有多少人馬?”

“大約四萬餘。”李密無意隱瞞;如實相告;“京畿各地應者雲集;未來幾天應該還可以再增加兩萬餘人馬。”

楊玄感能聚集六萬大軍。韓相國的十萬大軍雖然水分太多;但兩萬青壯還是有的。李風雲的聯盟大軍有三萬餘人。三支軍隊加在一起有十一萬多人;兵變同盟在當前的東都戰場上擁有絕對實力。

李風雲稍加沉吟後;又問道;“接下來越國公是集中全部力量打東都;還是另有謀劃?”

這個試探的意思太明顯了。李密佯作不知;走到地圖前給李風雲詳細解釋楊玄感的攻擊之策。

楊玄感集中力量打東都;同時以五千兵攻取函谷關;駐守慈澗道;阻御函谷關以西的衛府援軍;以五千兵南下扼守伊闕口;駐守伊闕道;以韓世諤為帥;顧覺副之;率八千大軍東進虎牢;攻打滎陽。

“取虎牢;打滎陽?”李風雲心裡很清楚;臉上卻佯作疑惑之色;“在某看來;西京大軍對越國公的威脅;遠遠大於齊王對東都的威脅。某若是越國公;當務之急是攻打潼關;阻御西京大軍;若潼關不能克;則攻陷弘農;拿下常平倉;據崤、澠而守;如此方能贏得攻打東都的充足時間。”

說到這裡李風雲忽然臉色一變;佯作恍然大悟狀;“某明白了;越國公的新皇帝人選是代王;以代王為帝來贏得關隴人的支援;然後雙方合作;聯手抗衡聖主。”既然楊玄感決定推舉代王為新皇帝;決心與關隴人結盟合作;那當然不會去打潼關了;相反;倒是要以最快速度攻佔滎陽;據天塹之險;堅決阻擋齊王進京。

李密目露深意地看了李風雲一眼;突然轉移了話題;“你為何不關心黎陽?為何不關心聯盟的生死存亡?”

李風雲笑了;他有所預感;這場兵變因為自己的介入而變得更加複雜;但相比記憶中的歷史;楊玄感金蟬脫殼的機會也因此變得更大;那麼如何改變這場兵變的結果?是幫助楊玄感打下東都;還是幫助楊玄感殺進關中?哪一種結果更有利於聯盟未來的發展?

“願聞其詳。”李風雲拱手說道。但從他雲淡風輕的表情上看得出來;他對黎陽局勢是真的不關心;這讓李密疑竇層生。

李風雲之所以不關心;肯定是胸有成竹;肯定對黎陽局勢有所預測並給了聯盟周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