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黎陽;必須親自坐鎮黎陽倉。”
元務本嗤之以鼻;“這本來就是他們的如意算盤;但我們不能讓;這一讓;讓掉的不是黎陽和倉城;而是我們的性命。”
“我們能想到的;齊王當然也會想到。”陳瑞說道;“就如越公不相信李子雄一樣;齊王難道就相信李子雄了?你以為齊王會親臨黎陽;甚至會親自坐鎮黎陽倉?”
元務本稍加沉吟後;約莫估猜到了李子雄的用意;對自己的分析也有了幾分把握。李風雲、李子雄和齊王之間肯定有秘密約定;這是顯而易見毋庸置疑的一件事;但從形勢的發展來看;齊王為了自身利益考慮;違背了約定;這顯然是因為彼此間的信任程度不夠。
齊王或許不是虛張聲勢;或許有意魚與熊掌兼得;讓自己佔據進退無憂之優勢;但現在李子雄和李風雲都被綁在楊玄感的戰車上;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這時齊王突然違背承諾;改變既定策略;等於在背後捅了李子雄和李風雲一刀;李子雄和李風雲當然要予以還擊。從李子雄的對策來看;李子雄願意退讓一步;允許齊王虛張聲勢;但僅此而已;否則雙方一旦翻臉;大打出手;便是鷸蚌相爭;兩敗俱傷。然而;目前局勢下;李子雄若想達到自己的目的;必須與齊王打一仗;讓齊王試探到他的底線;唯有如此才能逼迫齊王妥協。
“你確信這不是李子雄的陰謀詭計?”元務本遲疑良久;還是心有不甘地問了一句。
陳瑞知道元務本的心情;表面上看是主動權易手;是對局勢掌控力的喪失;但實際上就是嚴重危及到了兵變的成敗;這才是關鍵。對元務本來說;首要之務是堅守黎陽;堅守的時間越長越好;而他之所以不願意放棄黎陽倉;不願意相信李子雄;原因也在如此。
陳瑞必須安撫住元務本;這不僅是為了東都戰場上的李風雲和聯盟主力的安全;更是為了維持黎陽戰場上三方之間的合作;唯有合作才能互贏。
陳瑞稍加思量後;斷然問道;“在使君看開;目前局勢下;就算我們傾盡全力;能夠堅守黎陽多久?十天;二十天;抑或更久?”
這也是元務本一直考慮的問題;也是他今天毅然妥協的根本原因。三方齊心協力能夠堅守黎陽多久?元務本無從估猜;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隨著東都局勢的逐漸明朗化;黎陽堅守的時間也就屈指可數。而從陳瑞這句話裡;元務本聽出了不同尋常的東西;李子雄和陳瑞對堅守黎陽並無多大信心;守幾天算幾天;不行就走人。既然如此;李子雄還需要耍陰謀詭計?不需要了;他只要黎陽倉;只要確保自己有條退路就行了;同時;這也是李子雄決定向齊王妥協和讓步的原因;既然肯定守不住黎陽和黎陽倉;黎陽戰場遲早都是衛府軍的囊中之物;那在關鍵時刻;把黎陽和黎陽倉拱手讓給齊王;豈不正好形成了兩虎相爭之勢;給了李子雄和聯盟大軍從容撤離黎陽戰場之機會。
“李子雄打算堅守到何時?”
“河北軍實力有限;崔弘升不可能傾力攻擊;所以我們不怕崔弘升;但涿郡的陳稜殺到後;形勢就完全不一樣了;面對強悍的幽州邊軍的攻擊;我們即便可以堅守一段時間;但損失非常驚人;而更重要的是;齊王的大軍在一旁虎視眈眈;如果我們不及時撤離;最後必定葬身黎陽。”
陳瑞的意思很明瞭;等到涿郡的軍隊抵達黎陽後;李子雄和聯盟軍隊就要準備撤離了;也就是說;最好情況下李子雄也就堅守黎陽到本月底;這是極限了。
元務本突然意識到;由於自己忠實執行了楊玄感的命令;利用黎陽倉來挾持李子雄和聯盟;試圖迫使他們為己所用;結果沒有兌現承諾給聯盟開啟黎陽倉的大門;白白耽誤了寶貴的時間;而這個時間的浪費對聯盟是致命的打擊;聯盟未能如願以償地劫掠到所需要的糧食;最後迫使聯盟不得不動用武力來強攻黎陽倉。聯盟憤怒了;再也找不到竭盡全力幫助楊玄感和李子雄堅守黎陽的任何理由了。李子雄或許還想多守幾天;但聯盟軍隊無論如何都不願付出代價;你既然失信於我;我當然不會再信守承諾。
。。。
。。。
第四百七十二章 只有一條路
六月十三日;凌晨;黎陽城。
李子雄接到陳瑞的訊息;總算鬆了一口氣。元務本為他豪門的高傲和貴族的自尊付出了慘重代價;最終把自己“玩死”在了黎陽戰場上;好在尚未失去理智;還知道識時務;關鍵時刻妥協了;而聯盟顧及到李風雲的安全;也適可而止;否則元務本就煙消雲散了。
現在黎陽倉的大門終於開啟了;聯盟軍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