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戰術主宰了之前的數個世紀,但在1917年之後,這種戰術已經沒了蹤影,機槍的大量使用和火炮的密集部署,足夠擊潰所有的集團衝鋒。
問題是暹羅人並沒有參與世界大戰,在英、法夾縫中小心求存的拉瑪六世為了表示沒有野心,在世界大戰中甚至連觀察員都沒往歐洲派,這讓暹羅軍方對戰爭的認識還停留在十年前,他們根本就不知道現在的客觀世界是個什麼樣子,也不知道現在的科技已經達到什麼程度。
想想也可以理解,一個整天以種大米為生的國家,能有什麼雄心壯志?
海軍陸戰隊現在裝備的可是20式改進型通用機槍,在這些機槍面前,人海戰術沒有任何意義。
縱然如此,鄭凌風還是打起十二分精神,準備應對暹羅人的攻擊。
一千米距離上,暹羅人進入重機槍的攻擊範圍,鄭凌風並沒有下達命令;600米,這是輕機槍的攻擊範圍,鄭凌風還是沒有下達命令,一直到暹羅人的前鋒線進入300米,鄭凌風才下令攻擊。
300米距離,這正處於b…2式步槍的最佳射程內,按照隨槍下發的說明,在這個距離上,b…2式步槍能夠發揮最大威力。
伴隨著密集槍聲的,是四個連隊裝備的12門80毫米迫擊炮的急促射,這些迫擊炮更是對付步兵的利器,收割效率比起重機槍來絲毫不差。
說實話,整個戰鬥過程實在是乏善可陳,與其說是作戰,倒不如說是屠殺。
在蘭芳人和法國人的聯手攻擊下,暹羅人已經是驚弓之鳥,大片國土的淪陷更是讓暹羅人士氣全無,海軍陸戰隊的圍而不攻讓曼谷的暹羅士兵終日生活在戰爭的陰影中,這讓這場戰鬥沒有任何懸念。
當海軍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