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沒有參與《凡爾賽和約》的制定,所以興登堡本人對於這個和約是不大看上眼的,因此也沒有多少敬畏之心。
沒錯,德國確實是在世界大戰中戰敗了,但幾乎所有的德**人都不認為問題是處在自己身上,他們是因為後方政治家的妥協和出賣,德國才會在世界大戰張一敗塗地。
“我們現在不能這麼想,在還沒有積攢出來一定實力之前,所有可能針對英、法、美的挑釁行為都應該中止,在有能力重新挑戰秩序之前,我們必須保持冷靜,如果我們的決策再次出錯,那麼我可以肯定,我們將不再擁有這樣的幾乎。”奧古斯特馮馬肯森相對於興登堡更清醒。
奧古斯特馮馬肯森,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五位大鐵十字勳章獲得者之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最傑出的將領,魯登道夫戰死之後,奧古斯特馮馬肯森封為興登堡的助手。
但很明顯這兩個人之間不像興登堡和魯登道夫那樣和睦。
“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必須要找到合適的盟友,看看我們曾經的盟友吧,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義大利王國、保加利亞王國,這簡直不能成為是盟友,應該稱為夢遊!正是因為他們的拙劣表現,所以才有的德意志的失敗。不管未來我們打算怎麼做,我們都不能再弄一幫豬隊友,必須要有強有力的盟友站在我們身邊,我們才能毫無顧忌的做點什麼。”巴伐利亞王儲魯伯希特有自己的建議。
世界大戰期間,巴伐利亞王儲魯伯希特和秦致遠率領的外籍軍團有過對陣。
說實話,如果不是戰爭結束的有點早,巴伐利亞王儲魯伯希特跑的有足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