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博涵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為農業互助合作社提供一套人馬,設計出章程,然後就把農業互助合作社的管理權交給內閣,自己則是什麼都不管成了撒手掌櫃。
到了黃博涵這個層次,都已經是全世界都有數的富豪了,錢對於他來說已經沒有多少意義,他甚至帶頭把自己所有的種植園都捐給蘭芳大公國,以配合蘭芳大公國的土地國有政策。
沒錯,土地國有!
蘭芳大公國承認私有財產的神聖,但不包括土地。
在蘭芳大公國內,所有的土地都屬於國家,百姓對於土地只有使用權,並沒有所有權,因此土地不能轉讓,你要種就種,不種可以交給國家,絕對禁止土地買賣。
和水稻種植相對應的,是國有農場。
國有農場主要就是那些已經開始產出的種植園,除了爪哇島之外,包括蘇門答臘、加里曼丹、蘇拉威西、巴布亞島在內,全部推廣的是種植園,種植橡膠樹、棕櫚樹、甘蔗、咖啡、可可等經濟作物。
在一段時間之內,蘭芳大公國的支柱產業還是農業,工業想要見效,恐怕要等到一段時間之後才行。
相對於農業來說,工業的建設週期更長,縱然是一箇中型的鋼鐵廠,建設週期都是以年計,蘭芳大公國之前除了對石油進行初步的開採之外,並沒有其他重工業。
要想發展工業,鋼鐵和石油必不可少,如果說鋼鐵是骨架,那麼石油則是血液。
蘭芳大公國不缺少石油,巴厘巴板的油田已經初步開發,生產出來的石油除了銷往歐洲,還出口到亞洲的日本等地,但因為缺少煉化裝置,一般是直接出口原油。
現在的巴厘巴板,一個大型的煉油廠正在施工,等施工完成之後,就可以直接出口成品油,以攫取更多的利潤。
蘭芳大公國境內的鐵礦主要集中在巴東地區,這裡的鐵礦儲量約為2。8億噸,屬於低鈦磁鐵礦,礦石品位67%,但對於這個礦,秦致遠並不想動,因為就在一海之隔的澳大利亞,有著全球最豐富的礦藏儲備,想要一勞永逸,還是要想辦法把澳大利亞的鐵礦搞到手。
澳大利亞現在還是英國的領土,雖然已經擁有了相當的自治權,但內政外交還是由英國人控制,同時澳大利亞名義上的首領還是英國派出的總督,因為在世界大戰中澳大利亞的表現,英國人對於澳大利亞還是很看重的。
那麼怎麼才能順利的弄到澳大利亞的鐵礦就成了一個很嚴峻的問題,英國對待秦致遠可不像法國,如果處理不好,稍有不慎就是為英國人作嫁衣裳。
嗯嗯,這確實是個大問題。
356 造個富翁出來
英、法兩國主導的殖民體系的坍塌,或者說是民族獨立的大潮,是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發生的事。
也就是說,再過三、四十年,民族意識才會普遍覺醒,殖民體系才會坍塌。
在此之前,英、法兩國或者說世界上所有的擁有殖民地的國家,在殖民地都是推行單一的經濟模式,所有的物資分配權都掌握在宗主國的手裡,殖民地沒有自給自足的能力,進而對宗主國更加依賴。
比如在婆羅洲,荷蘭人就是推行種植園模式,婆羅洲因為不生產糧食,所以糧食必須依靠荷蘭人進口,這就使婆羅洲更加依賴荷蘭人的調配,離了荷蘭人,本地原住民連飯都吃不飽。
英國人對澳大利亞也是一樣,澳大利亞現在的經濟支柱是小麥和羊毛,採礦業雖然有初步發展,但還遠遠沒到“坐在礦車上的國家”這個層次。澳大利亞國內沒有工業生產能力,生活用品都需要英國人供應,甚至澳大利亞人連商船都沒有,他們的小麥和羊毛要靠英國人幫忙轉運,才能運到歐洲。
英國人對澳大利亞控制之嚴格可見一斑。
其實民族獨立之所以大規模湧現,主要原因還是英、法兩國沒有充分認識到殖民地的價值,比如說科威特,這個面積僅僅一萬多平方公里的彈丸小國,集中了全世界十分之一的石油儲量,如果英國人認識到這一點,他們會放任科威特獨立?
不,他們會搞一次“西進運動”,把科威特變成無人區。
別以為英國人幹不出來這種事,美國人進行“西進運動”的時候,美國還不存在呢,哪裡本來就是英國人的殖民地。
但這種單一的經濟模式對於華人行不通,華人已經習慣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模式,吃的糧食自己種,穿的衣服自己縫,房子自己蓋,傢俱自己打製,根本不需要任何外力介入,華人就能生活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