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3 / 4)

小說:遠征歐洲 作者:溜溜

層除了黑格還有戰爭大臣米爾納以及威爾遜。

因為身份的差距,這讓這場會議看上去有些不對等,當法國人發言的時候,英國人總是顯得有些沒有底氣。

在會議上,黑格首次表態願意合作,在回答克里蒙梭的問題時,黑格發誓要死守亞泯,再也不會後退半步。

米爾納提出一個新建議,建議福煦擔任亞泯地區的軍事協調員。

威爾遜有不同意見,他認為福煦應該獲得更高的職位,比如“聯軍總司令”。

所有的法國人都對威爾遜的提議表示出熱情回應,這讓黑格看上去頗為失落。

黑格明白設定“聯軍總司令”的好處,這會使後勤更加統一有序,同時兵力的調撥也更加合理,尤其是在目前英軍處於困境的前提下,黑格需要更多地援軍,但如果讓黑格擔任“聯軍總司令”,法國的將軍們不一定會服從黑格的調遣,尤其是某些連戰連捷的“跋扈將軍”,單憑戰績來說,黑格沒有任何優勢。

軍人,畢竟還是要靠戰績說話的。

福煦擔任聯軍總司令,貝當順理成章的成為法軍總司令,但令人沒想到的是,貝當和黑格的第一次會議就很不愉快。

黑格終於瞭解到內閣給法國陸軍的命令,如果德軍繼續進攻,法軍將向巴黎方向撤退,力保巴黎不失。

這個命令其實在很早之前就已經下達給福煦,但福煦努力維持了英、法兩軍的聯絡,給了黑格足夠的幫助,並沒有真正執行內閣的命令。

貝當剛剛上任,就引爆了這個火藥桶。

黑格對法國內閣的命令表示憤慨,然後命令高夫的部隊向北移動。

這導致了嚴重後果,當第四天開始的時候,英、法兩軍之間出現了一個寬達30公里的缺口,如果德國人能抓住這個機會,就可以把英、法兩軍順利切割,然後各個擊敗。

別懷疑,如果是德國人單獨面對英、法兩國的任何一個,德國人都有戰而勝之的能力。

世界大戰打了四年,即使是號稱全世界“陸軍第一”的法國人,也要承認德國部隊的戰鬥力,從陸軍這方面來說,德國確實已經是世界性強國。

英軍部隊的北撤,給了剛上任的福煦當頭一棒,這之間的缺口如何填補,成為福煦目前工作的重點,而且是急需解決的重點。

目前的法軍,在法國國內一共超過100個師,在外駐紮的也有不少部隊,在北非、在義大利、甚至是在埃及,都有法軍部隊的身影。

幾乎所有的部隊都處於疲憊中,他們有的是剛剛換防,還沒有恢復足夠的戰鬥力。有的是剛剛補充大量新兵,這些部隊的狀態更差。

福煦手中現在也沒有足夠的力量。

不過也不是沒辦法。

在巴黎後方的奧爾良,還有一支部隊擁有強大實力,無論是人數還是裝備水平、訓練程度、作戰意志都是絲毫不差。

四月四號當晚,福煦致電潘興,要求美軍參戰。

362 麥克阿瑟

自從去年四月份美國宣佈參戰之後,美國一方面向法國直接派出士兵,一方面也在本土修建軍營用於訓練。

在大西洋沿岸,美國人一共修建了十幾個訓練營,每一個都能容納近萬人。

經過一年的訓練,美軍士兵已經有了初步的戰鬥力。

因為沒有足夠的軍官,所以美軍部隊擁有超出常規的規模,每個師有大概2。7萬人,差不多是英、法、德等國的兩倍左右。

當然了,雖然人數足夠多,但這些部隊能展現出來多大的戰鬥力還有待戰爭的檢驗。

實際上,當福煦致電給潘興的時候,潘興已經向美國總統威爾遜傳送了請求參戰的電報。

潘興身在法國,每天看著英國人和法國人打生打死,自己卻待在奧爾良作壁上觀,實在是說不過去。如果說去年潘興還能借口美軍沒有接受足夠的訓練拒絕加入戰爭,現在已經沒有了任何藉口。

潘興心裡很清楚,英國人和法國人嘴上雖然不說,但是心裡沒準煩成什麼樣呢。

收到潘興的電報之後,威爾遜也在評估是否應該立即參戰。

自從威爾遜公開發表了“十四點原則”,英國人和法國人現在對威爾遜的觀感不佳,連帶著對待美國也沒有以前那麼熱情,威爾遜需要一個機會緩和同歐洲之間的關係。

從另一個方面講,威爾遜也在評估歐戰態勢,在美國內閣的決議中,美國應該參戰,但應該在戰局陷入僵持的時候加入,或者是應該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