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易斯雷諾手中,目前的產業重心已經從重工業逐漸向新能源過渡。
不管是新巴庫的聯合石油公司,還是澳洲的皮爾巴拉礦業公司,就目前來說,為社會提供的工作崗位以及創造的實際價值,或許還不如法國的雷諾集團。
但如果從前景以及“錢景”上看,能源產業毫無疑問擁有更加光明的前途。
這也是路易斯雷諾在蘭芳流連忘返的原因。
其實雷諾集團在法國是有隱患的。
雷諾集團無疑是個巨無霸,生產的產品覆蓋汽車、坦克、飛機、火炮、槍支彈藥等等幾乎所有的重工業產品以及軍工類產品。
生產汽車還好說,生產軍工就非常值得商榷。
想想看吧,一個當世一流強國的軍工業居然是由私人把持的。
雖然法國鼓勵私有制,也保護私有制,但對於這個現狀不可能不擔心。
秦致遠準備找個合適的機會,和路易斯雷諾仔細談一談這個問題。
不過以路易斯雷諾的精明世故,估計也不用秦致遠擔心,路易斯雷諾不可能對於現狀沒有絲毫擔憂,否則也不會有移民蘭芳的動機。
不管路易斯雷諾會作出什麼樣的決定,秦致遠都要把蘭芳建設的更加美好,正所謂“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只要蘭芳足夠有吸引力,就算是路易斯雷諾不來蘭芳,也會有其他人過來。
八月下旬,蘭芳的水稻進入一年中的第二個成熟期,同時也是蘭芳立國之後的第三個成熟期。
秦致遠為了應對這一次豐收,下發了返回蘭芳之後的第一個“******”,甚至自己也親自下場,深入到田間地頭瞭解實際情況。
情況很明顯極其喜人,甚至驚喜程度遠遠超出預期。
蘭芳的水稻是從安南引入的占城稻,一年中不用太忙碌,輕輕鬆鬆能收穫三季,而且產量相對於民國可謂是驚人。
20世紀初的農業,和之前的兩千年相比,並沒有太大變化,華人在農業上天賦可謂已經滿點,一畝地一年到頭也就是三四百斤的產量,這還是南方的所謂“上等良田”,如果是北方,產量會更低,一百多斤都很正常。
民國的土地都已經耕種了上千年,土地的肥力差不多已經耗光,華人雖然使用無數手段儘可能增加土壤的肥力,但在沒有化肥的年代還是力不從心。
好在現在有了土豆和玉米、紅薯等高產農作物,否則就以民國的土地總量,想養活四億五千萬人是不可能的。
所以蘭芳的土地,在華人看來就像是老天爺的恩賜。
拜蘭芳當地豐富的物產所賜,蘭芳的原住民不需要辛苦勞作,就能混個吃喝不愁,所以在蘭芳原住民的意識裡,根本就沒有開發土地這個概念。
因此哪怕是到了20世紀,蘭芳的土地還處於原始狀態。
這樣未經開發,土壤肥沃的土地,交給華人耕種真的是再合適不過了。
差不多7個月前,蘭芳的土地進入第一個成熟期,當時的產量就極其驚人,平均畝產居然達到400公斤,產量最高的可以達到千斤,這個成績令幾乎所有的新移民們欣喜若狂,
這可是民國“上等良田”的兩倍多!
而且這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遍現象。
等到第一季豐收以後,蘭芳的大米消耗已經基本上自給自足。
這給了所有人無限動力,於是蘭芳的農民對於那些已經收穫一季的土地進行更加精細的照顧,對於那些正在逐漸開墾出來的土地寄以無限期待。
等到三個月前的第二個成熟期,數千年流傳下來的農業理念起了根本性變化。
那些對土地精耕細作的農民發現,他們雖然進行了最大程度的精心照顧,但土地的畝產量提高並不大。
而相對來說,那些把秧苗插到田裡就撒手不管,然後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開荒中的農民收穫的糧食更多。
種了一輩子地,誰都不會承認自己技不如人,於是痛定思痛,從三個月前開始,蘭芳幾乎所有的農民都是把秧苗插到田裡就撒手不管,然後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開荒中去。
於是當到了八月底,蘭芳種植水稻的土地已經超過4500萬畝,當季產量估計會達到1800萬噸,如果按照全年算起來,年產量估計超過5400萬噸!
而這個數字,在未來還會進一步增加,因為從總體上說,蘭芳的農民只把分配他們的土地開發出來一半。
也就是說,如果蘭芳把目前的土地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