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2 / 4)

,省得他投機取巧,哈哈。”

那相聲演員假裝生氣道,“好,我猜就我猜,根據我多年在收藏界摸爬滾打的經驗,這扇面應該屬近代,從感覺上看,八成是真跡。”

那個喜劇演員意外地看他一眼:“行,看來沒少下工夫,我也這麼認為,是真跡,你們覺得呢?”

另外兩個嘉賓也道:“畫工很好,應該是真跡無疑了。”

“您看呢?”臺下,王朝徵詢著陶寶寶的意見,原本王朝是要管陶寶寶叫師叔的,可陶寶寶堅持不同意,說叫小陶就行,不過尊師重道的王朝還是覺得不妥,最後乾脆什麼也不叫,只是用上了敬語,一直“您!您!”的。

陶寶寶搖了搖頭:“我不知道?”

馬漢在一旁不屑道:“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什麼叫不知道?”

“呵呵,就是我也不太清楚。”陶寶寶不以為意的笑道,

“馬漢,你看呢?”王朝問道,

“當然是真的。”馬漢不屑道,

……

臺上,主持人和嘉賓哈哈笑笑地討論完了藏品,於是乎,後面的大螢幕開始播放關於扇面作者的介紹,“溥儒(1896~1963),字心畲,號西山逸士,清道光皇帝曾孫,恭親王欣之孫,載瀅貝勒的次子。幼即究心藝事,詩詞、書法,秀逸出塵。工山水,以南宋為宗,喜用熟紙,臨摹馬夏一派,淡雅有徐,氣魄不足。與張大千起名。解放前去往國外,以賣畫為生”

幾分鐘後,此扇面到了專家評委團的手中,不過陶寶寶估計,他們幾個人是提前看過東西的,也提前商量出了結果,不然萬一在臺上出現拿捏不準的情況,節目還錄不錄了?恐怕也就是劉軍和趙老師等幾個底子深的專家才敢不看藏品就直接上臺做節目吧?

萬眾矚目中,拿著此扇的李老師先說話了,“如果你愛人是花五百多元買的,那肯定是撿了漏,溥儒的行書秀逸挺勁,用筆輕重疾徐,起伏頓挫,極富變化,尤其是行氣間特別有一種清逸絕塵、蕭散飄逸的氣韻,無疑,此扇面很符合他的筆法,是真跡。”

持寶人臉上一喜:“謝謝專家。”

最後專家估價三萬元左右,

其實,如果放到拍賣會上,五萬元估計也能拍出來,不過專家也說了,是保守估計。

“看看,我就說是真的吧?”那名相聲演員笑道,

又是一番掌聲過後,主持人道:“下面,有請我們的第二件藏品。”

。。。

 。。。  

第276章 臆造品

在攝像機的跟隨下,從後臺來的是一個年紀不大男青年,他手中捧著一隻酒杯,看上去很漂亮,琺琅彩的。

主持人道:“能說一下你這件藏品的來歷嗎?”

男孩道:“這是我在米國上學時,從國外古董市場買回來的,當時花了兩萬美元。”

他似乎對酒杯的來歷也略知一二,不等別人說什麼,就迫不及待地講解起來。說的也是頭頭是道,這個男青年分析,此應為乾隆時期之物。

李老師呵呵一笑,點頭道:“行,查了不少資料。”

不多時,酒杯被男孩恭恭敬敬地送到了專家評審團的桌面上。幾個老師上手把玩了一會兒後,

一位老師道:“很抱歉,一善堂,款為清代嘉慶、道光、光緒年間的民窯瓷器堂名款,分別見於青花鳳紋碗、藍地粉彩牡丹紋盤、碗等器物上,並不是你所說的乾隆時期,不過,乾隆時期有一款和此物極為相似的東西,名一喜堂。從你這件東西的外形色,我們以為這件物品屬粉彩製品。只不過做的較為精細罷了。”

李老師接話道:“而且東西不老,最早不會過民國,價值也就在幾百元左右。”

青年很是失望的道了聲謝謝後,便拿著酒杯下去了。

“好,有請下一位藏友帶藏品上場。”

走上臺的是位中年男人,手抱一個長方形扁盒子。面上是描金的竹林圖案,看不出是何物。聽主持人讓他做自我介紹和簡單描述藏品的來歷,便道:“這東西是從我一個好朋友手裡收來的。”

他將木盒子擺在展架上,慢慢掀起蓋子,露出一個好像是硯臺的東西,它鑲嵌在木盒裡,似乎把盒子扣過來也不會掉下,旁邊,還有一塊白色的東西,圓形,不知作何用處,“朋友說,這是個硯盒,裡面有硯臺,也可以裝筆裝紙,包漿也不錯,肯定是老東西,所以,拿來勞煩各位專家鑑別一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