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遮住id不看,大家也都能猜出他們一定是來自大洋彼岸的東方古國的隊伍,沒有任何一個賽區能模仿的出他們的風格!”
“嘿,bro,”deficio望向自家的搭檔,疑惑道,“你有沒有感覺這隻ig和其他的lpl隊伍的不同之處啊?”
jatt搖搖頭。
“ig他們打的確實很莽,拋開對線期不說,將整盤比賽的團戰拆開來看,卻能發現他們並不像其他lpl隊伍那樣打的沒有章法,為了拿人頭而去拿人頭。”
“反而是透過一次次他們擅長的團戰,將每波資源都拿了下來,能推塔絕不殺人,能拿龍決不戀戰……”
“c9完全被ig的團戰打懵了。”
聞言,deficio眼前一亮緩緩點頭,“你是說他們是在透過團戰打架的方式進行運營?怎麼感覺打架和運營兩個詞在一起就很違和啊!”
運營的比賽,本身就充滿了尿點,就好比看一場莎士比亞的話劇,總是令人昏昏欲睡。
韓式運營核心點就一個字。
拖!
囊括來講,拖的方式不外乎3個點。
一避免沒必要的打架;
二避免有風險的打架;
三打架必然是圍繞著資源;
ig和c9這場比賽前一二點都沒做到。
但第三點比所有lpl隊伍都做的更好。
“是的,我就是這個意思!”deficio肯定了搭檔的看法,“我平時也有關注lpl,ig這場表現出來的和很明顯比其他隊伍更加有紀律性了,當然我說的進攻的紀律性。”
lpl賽區的風格在大部分的人的眼中都是充滿的血腥味,要是拳頭不改1級團的價效比,他們甚至能從1級一直打到遊戲結束。
在s5就算是喜好運營的edg,場均人頭數也都是排在lpl的頭名,更別說其他無組織無紀律,還在沿襲rank的打法的其他隊伍了。
兩個賽區的團戰的思維模式就不同。
舉個例子。
在對方丟掉大招留己方一位選手後,先把隊友救下來,也同樣將大招給丟到保護隊友。
lpl兩邊的隊伍想法都是,對方沒大招了,這波能打;而lck想法是,我們沒大招了少技能了,團戰有風險,先拉開不打團。
其實就算不看職業聯賽。
光看兩家伺服器的頂尖排位的風格,都能看出個大概,完全是復刻而已。
站在觀眾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比賽節奏很快,打架頻繁,人頭爆發的數量更是多。
觀眾們自然愛看。
可實際上,韓式運營喜歡遇到這樣的隊伍,將前中期放給伱們又如何,15分鐘進入換線期後,透過一步步運營者的資源互換,完全能將劣勢給打回來。
他們只需要貫徹一二條的策略,在15分鐘後利用營運的方式利用召喚師技能的時間差,造成人數優勢,或者是技能領先,完全能將資源團戰給接下來。
逐步餐蠶食lpl的隊伍。
edg那種罵不還嘴,打不還手的隊伍除外。
外戰穩定拉胯的明凱,遇到大賽軟腳蝦飛行員,只知道當烏龜,無腦拖自家c位裝備,等對方犯錯再反打。
結果整個世界賽看下來,在聯賽內發揮出色的人往往發揮不盡人意,反倒是本沒有太多鏡頭的上單卻成了全場的高光。
他們沒想清楚一個問題。
lck的隊伍優勢和劣勢都打的無比穩健,教練組制定的戰術容不得韓國的選手去改變。
犯錯了……懲罰可不是lpl俱樂部那種喝杯酒,點個外賣,交交心就結束了。
不然你以為胡不肉,杜不傳,小刷生的外號怎麼來的?還是硬生生塑造成了skt的形狀。
而ig呢。
雖然前兩條運營的模式沒做到,可是在這場比賽中,他們總是會有至少一條優勢路來幫忙隊伍在打團或者是gank中輻射到隊伍整體。
小規模團戰爆發,ig就利用自己的優勢路去接資源團,基本上就沒有輸過,這種打法在夏季決賽中,已經是初見端倪了。
在兩人吹捧之際,旁邊huni的臉徹底拉下來了,冷眼看著演播廳的現場畫面。
導播給出了本場比賽的vp,螢幕中正是楚歌到了舊金山後拍的官宣海報。
畫面中的他微微頷首,眼神冷峻的看向前方,左手伸到背後,做出《星球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