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搔頭。”
透過“朱樓”“深院”等空間背景寫婦人之美;特別是末句,隱含數花之人像花一樣,以致蜻蜓之誤,描寫是極其婉曲的。白居易更是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誇飾楊貴妃之美。王安石《明妃曲》寫王昭君之美,更是“不著一字,盡得風韻”,“低眉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蘇軾的《續麗人行》詠唐代畫家周昉的一幅“背面欠伸內人”,先從虛處描寫,推想畫中人之美:“若教回首卻嫣然”,再把此美人想象為杜甫當年在曲江頭遠遠望見的一個背影,想落天外,卻又非常切題。
又是在這種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明清的詩詞、曲劇、傳奇,甚至小說等文學作品中,直接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指代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貴妃,幾乎省略了審美物件的一切具象的資訊,精練到了極致,卻能賦予審美物件以最大的容量和生活空間,在與受眾審美期待的暗合中,更具有大眾化、普泛化的意義。
這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種逐漸形成的、高度發達的抽象審美判斷模式,一個最為突出的特點是常常透過移情於“第三者”實現審美的“增價”,來顯現強烈的審美效應。其中的“第三者”,甚至超越了“類”的區別。先前,無論是宋玉賦中“東鄰之子”的“惑陽城,迷下蔡”,還是李延年歌中“李夫人”的“傾人城”、“傾人國”,所感知“美”者,均是同類的“人”;而此時,對於“魚”“雁”“月”“花”“蜻蜓”(蜻蜓飛上玉搔頭)等自然物來說,從生活邏輯上講是無法感知“人”的美的,所謂“王嬙西施,人見則喜,猿見則悲”,正足見這種描寫藝術的逐漸完善和成熟,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有許多女性形象,城邊的靜女、月下的姣人、勞動中的少女、出嫁的婦人等。其中,對女性美的描寫,最具代表性的,是衛風中的《碩人》:“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①寫莊姜之美,對她的手、膚、頸、齒、額、眉、目等進行了全方位的描摹,參照的全是自然界中的物象,春天的嫩茅,凝結的油脂,天牛的幼蟲,排列整齊的瓠瓜籽粒,螓、蛾等。豳風中的《七月》,用“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桑之落兮,其黃且隕”來比類少女青春的華美與婚嫁後的色衰愛弛,其中“桑之未落”和“桑之落兮”,喻體本身也均為自然植物。
其他,像“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用鮮豔的桃花來比擬少女的容顏;“月出佼兮,佼人廖兮”,用朗月比喻女子皎好的臉龐;“有女如玉”,以玉石喻女;“有女如荼”,以荼(白茅草)比喻女子……其中的喻體,無不是自然界中的花草名物。
分析這一階段詩中對女性美描寫的特點和原因,主要是這個時期處在中華文明之初,由於生產力發展的限制,人們對自然及自身的認識是有限的,人們的思維、人們對審美的體驗和把握無不停留在初始的童年時期,就是對自然的崇拜與敬畏,舉目所見,觸類所及,“惟自然也”,花、石、草、木、鳥、獸、蟲、魚、日、月、星、辰等,正如《易傳?繫辭》所言:“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以類萬物之情。”
()好看的txt電子書
因此,他們的審美參照、審美體驗、審美表達,也必然藉助這些最深印象的記憶去具象地再現。而此時這種比物聯類的關於女性美的描寫,不過是一種最簡單的概念置換,尚不具備任何的語言思維方面的推理、判斷,因此也不具備任何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也正因如此,這種描寫,才顯得那樣的遠荒、古樸、純真和原始,幾乎是寧靜和諧的“天籟之音”,而顯得“大意雍容”,因此,也才顯得“不淫”和“無邪”。甚至可以說,這一時期,“人”的一部分還停留在自然狀態,與自然一體,是所謂的“自然之子”;物也不是純粹的自然物件,而是人生命世界中不可分割的要素。
需要說明的是,這一時期的詩歌除對女性的審美藉助於動、植物這些自然物象外,在審醜方面進行道德批判時,也是在這種思維定勢下展開的,如邶風《新臺》中用癩蛤蟆比衛宣公、齊風《南山》中用松比齊襄公兄妹、陳風《株林》中用馬比夏姬、啵�紜斷嗍蟆酚檬蟊任薜勒叩齲�酥窒窒螅�≈っ髁蘇庖皇逼謔�梟竺浪嘉�納鮮鎏卣鰲�
在《戰國策》一書中就有“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的千古名句,而這句話更是道出了女性、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