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3 / 4)

小說:易經雜說 作者:炒作

麼天氣,到了某一目的地又是什麼樣的天氣,都可推演出來,當然有時亦和現代的氣象預報一樣不準,但大部分都很準。

這裡的圓圖,即是五天一候的排列方式,有幾種計算方式,大都是以六天為一卦,六十卦則為三百六十天,丙乾、坤、坎、離這四卦,排列在上、下、左、右,不予計算,另外的六十卦,所佔的時間日數,有的較多,有的較少,這有另一套計算方法,高階的計演算法,要併入年份、平潤去算,這是以一年來計算分析的。

以更大的範圍,計算國家歷史的命運,邵康節——邵雍算曆史的命運,以十二闢卦擴大,把宇宙從產生到世界的毀滅,用十二闢卦來代表。比如說:“天開於子,地闢於五,人生於寅。”宇宙的開闢,用子會,於是用十二闢卦中的復卦,這一階段,有一萬多年。然後形成了地球,是用醜會,十二闢卦的地澤臨卦,如一年中的十二月天氣寒冷,這和現代的地球物理學說一樣,在那時代,地球因冷而慢慢凍結起來,表面凸出的是高山,凹下的成為海洋,這是醜會。到了有人類存在天地間,已是進入了十二闢卦的泰卦,三陽開泰,為寅會。照我們這種古老的演算法,認為宇宙的開闢一共是十二萬年,以後又是另外一個人文的局面,用現代的名詞來說,又是另外一個冰河時期。以目前來說,我們現在是處在“午”會,這是以堯甲辰年登位那一年作標準而開始計算的。一路分析下來,直到現在,來推算國家歷史的命運。市面上流傳的燒餅歌、推背圖,這一類推算國家命運的書籍,都是根據邵雍的《皇極經世》上那一套來的。這是在中國文化中一套很有系統的東西,把十二闢卦、圓圖方圖記熟了,知道了它的計算方法,就可以瞭解。一般人對《皇極經世》這本書推崇得最厲害,但在許多著作上,都搞不清楚它那種演算法,認為不可靠,只曉得那個東西,究竟怎樣推算?則不知道。其實把《易經》記熟了,然後知道了它的方法,大家都會算,但必須是把十二闢卦和方圓圈熟悉了以後才可以,這是提出來要大家特別注意的。

另外繼續以前講的《系傳》——孔子研究《易經》的心得報告——《易經順謂的理、象、數。這裡孔子所講的是“理”的部分,即原理的部分,也可以說是哲學的部分,所提到十二闢卦、圓圖、方圖的運用,是象數的部分,以現代名詞來說,是科學的部分。

生命的來源

現在繼續前次的《繫辭》第一章:

“乾道成男,衝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先不要把卦看得太嚴重,那只是一種符號,以外國新興的文化來看,也可稱它作數理邏輯,也可以稱為符號邏輯。不過也不可認為《易經》就是數理邏輯,或符號邏輯,這只是西方人新興起來的一種學問,借用一下這些新名詞是可以的,可不要把《易經》的學問拉得這樣低。乾、坤兩卦這個符號,在過去乾卦是代表男人,坤卦是代表女人。如過去寫婚書,男方的八字稱“乾造”,女方的八字稱“坤造”,就是以乾、坤兩卦為代表。這種觀念的來源,在沒有讀過《易經》的人,認為是江湖人物的秘語,實際上中國文化,幾千年來,都是以這兩個卦作代表的。“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這兩句話,也牽涉到中國古代醫學的生理問題。乾也代表了陽,坤也代表了陰,男人就是陽,女人就是陰。“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坤兩卦,也代表了宇宙物理的形成,乾卦這個符號代表了本體。

宇宙是怎樣開始的,西方宗教說,宇宙是由一位主宰創造的,人類萬物都是依這位主宰創造的,但中國文化沒有這一套,中國文化只說人命於天,如《中庸》所說: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人命歸之於天,那個“天”並不是宗教觀念的天,是形而上的符號,在《易經》上更沒有這種神秘的觀念。生命有個來源,哲學上稱為本體,宗教家稱作主宰、神、上帝、佛、道,而《易經》上稱之為“乾”,宇宙萬物,都是從“乾”的功能發生的,“乾知大始”,一切萬有都是從乾而來。坤卦這個符號,是代表這個物質世界形成以後。在物質世界沒有形成以前,就是說沒有天,沒有地,沒有男,沒有女以前,那是本體——“本體”一詞還是根據西方哲學文化觀念翻譯而來,而在中國古代文化,則指那個物質世界尚沒有形成的階段是乾,等到有了宇宙萬物的這個世界的形成,它的符號是“坤”,“坤作”是說它的功能造作出來,造成了萬物。

我們讀《系傳》,文字很美,雖是古文,一看都認識。但是讀書要深思,這裡每一句話前後連線包括的內容很多,這是中國古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