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2 / 4)

這一夜,天格外黑,風格外大,烏雲密佈,把星光遮蓋了一層又一層。四十二軍的將士們午夜就做好了準備,他們把雲梯、炸藥運到護城河附近,只等一聲令下,便向平羅發起進攻。

凌晨二時,馬鴻宸還在城頭巡邏,他知道孫軍炮火厲害,吩咐守城將士炮聲一響,立即投入戰鬥。他向城外望去,四下漆黑一片,無有一絲的響動。他想敵軍遠道而來,這一晚不會有什麼戰鬥。

時針指向三時,守城人也漸睏乏,城外天空的訊號彈一出現,孫殿英的四十二軍蜂擁似的向城下奔去,大風的呼嘯遮掩了他們的腳步聲。一座座雲梯在城牆上立起,一隊隊兵士向城頭爬去,很快兩個連的孫軍登上東門城牆,撕殺聲、手榴彈的爆炸聲震撼四野。

馬鴻宸下了城以後,並沒有入睡,一場惡戰在即,他不敢掉以輕心。守城部隊是一個旅,剛送走守城的兩個團長,他和旅長及預備隊的團長在議論著戰事,過了片刻便聽到城頭的撕殺聲。走出門來,看東門處火光沖天,立即命令三團長帶一營人馬,支援東門,務殲城上之敵。

城上守軍聽見東門槍響,立即投入戰鬥。這時有的孫軍已爬上城頭,馬家的回回軍多以騎兵為主,他們的大刀隊著稱全國,因此在近戰上頗有威力。兩軍在城頭拼著刺刀,孫軍的刺刀哪有回民的大刀利害,況且孫軍的體力也遠遠不如回民。馬家軍一邊砍著大刀,抽空不時向下投著手榴彈,城上兩個連的孫軍士兵,皆死於大刀之下,城下的後續部隊也被炸得死傷無數。

楊克猷殺得眼紅,看見敗下來計程車兵不禁破口大罵,片刻又組織進攻。這時候孫司令打來電話:“楊軍長嘛,老弟不要著急,讓廣德的大炮殺殺敵人的威風,大炮一停,你再衝上去行不行?”

孫軍的大炮都是純一色的德國貨,是東陵墓中的珠寶和德國人交換的。這些炮重量輕,射程遠,威力大。大炮一響,回回軍逃得無影無蹤。城樓被炸塌了,戰旗被炸飛了,炮擊使孫軍士氣大振。

太陽從東山升起來,雲彩被大炮染得血紅。炮擊中楊克猷部已做好了攻城的準備。大炮一停,他們向城牆奔去。先頭部隊已從雲梯登上了城牆。城頭上又一場撕殺開始了。

馬鴻宸不愧是黃埔軍校的高才生,打仗有自己獨特的一套。他知道無論從兵力上、裝備上自己的軍隊都無法與孫軍相比,必須有奇招才能以少勝多,固守平羅。首先他命令在城牆上建起了無數的小地堡,鋼筋水泥砌成,防備敵軍炮擊。大炮一響守軍進入地堡,大炮一停兵士投入鬥,一排一堡就近建制,十分方便。另一方面他從附近的農民家中收集了幾千把抓鉤,這抓鉤本是農民鬆土保墒的農具,上面有抓有鉤十分鋒利,這種農具在守城的戰鬥中派上了用場。馬家的回回軍三人一組,一人持抓鉤,一人持大刀,一人拿手榴彈,爬上城的孫軍士兵一上城牆先被抓鉤抓住,大刀便砍來,另一人向城下投著手榴彈。這種戰法鮮為人知,孫軍卻在這裡領教了。一批批兵士攻上去,又一批批的敗下來,一直堅持了七天,戰鬥仍未進展。這些天急壞了楊克猷,更急壞了孫殿英。

有一日偵探來報,馬步芳的青海援軍已從西寧出發,這使孫殿英更加著急。他決定以工兵縱隊留困平羅,餘部即日向寧夏省城銀川進兵。

第四節 兵敗寧夏

自平羅到寧夏省城,一路順風,孫軍沒有遭到馬軍的任何抵抗,孫軍順利包圍了寧夏省城。省城之外到處都是孫軍的人馬,因馬鴻逵採取堅壁清野的戰略,使孫軍的給養髮生困難,他們找不到水喝,弄不到糧食吃。水好辦,化雪為水,暫解燃眉之急,糧油要靠從遠道包頭運來。禍不單行,馬步芳的部隊已逼近寧夏,孫殿英無奈,只好調動於世銘、楊猴小的騎兵軍進佔中衛,堵截青海援軍。為了緩解吃的問題,孫殿英命令餘部進攻農村,大索鄉里。這一招果然有效,弄到了不少糧食。十日內佔領了除平羅、省城之外的全部版圖。

有一日,《北平晨報》的一位記者來戰地採訪,參謀長宋敬如說:“我軍戰略是‘避實擊虛’,敵軍的所謂‘堅壁清野’可以不攻自破,十日以內定能佔領寧夏省城。”

聽到宋敬如這番話,孫殿英不寒而慄,獨坐軍帳思慮著,感到宋敬如如此低能。他自言自語著:“避實”就是不敢啃硬骨頭,“擊虛”就是專揀軟柿子捏,打仗要老是這個樣子,怎能動敵人一根汗毛?自己琢磨的結果是“避實擊虛”一輩子也解決不了問題。想到此,他又想起身經百戰足智多謀的前參謀長馮養田,老馮的“久攻不下,與已有害”的話使他越發感到問題嚴重。決心甩開這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