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3 / 4)

放心,我孫麻子別的大話不敢吹,我還是很重義氣的,八路軍支援我7000多套棉衣,我軍將士方能過冬,反過來跟八路軍再幹仗,我老孫成了啥人?話又說回來,我端的是人家老蔣的飯碗,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真到了那一天,我退……什麼來者……”他用眼光問著趙子平,趙參謀長小聲地:“退避三舍。”

孫殿英接著說:“對,退避三舍,我叫我的軍隊後退30裡。”他的話,引來了滿室的笑聲。

金雞三唱,東方初現曙光,聳立在村旁的太行山,仍然半含著餘睡未足的惺忪倦態,幾處深谷湧出了白色的晨靄,不住向山腳下滾動迴盪。

幾個人走出屋門在院裡握別。朱老總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看來我們是知己,是朋友,不然怎麼會有說不盡的話題。”

趙子平接著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往日我總認為這話太誇張,今天才體會到真實的含義,回去再打仗,我們心裡就有底了。”

朱老總拉著趙子平的手說:“參謀長言重了。就這樣,你們回去休息,有話改日再談。”

四人走出大門,孫殿英、趙子平目送朱老總、邢肇棠消失在晨霧中。

第三節 晉家坡大捷

回到林縣,孫殿英召開作戰會議,由參謀長講述戰略方案和以後戰役的打法。孫殿英揚言要在太行山打一次平型關大捷。之後,各師團練兵進入高潮,士氣高漲,群情激奮,準備在抗戰中大顯身手。

林縣縣城附近有個橫水鎮,橫水鎮西邊有個名叫晉家坡的村子,再靠西邊是兩山夾一路,道路中段有一長橋,當地人都叫它二里半橋。日軍向林縣掃蕩,這是一條必由之路。孫殿英帶著趙子平、劉月亭、楊明卿、謝福田來此視察防地。新五軍的高階將領到這兒一看,無不稱奇,都說這是打伏擊戰的理想戰場。只見大路兩邊山峰挺拔險峻,谷深數十丈,二里半橋又窄又長,橋下水流湍急。孫殿英當即命令第八師楊明卿部兩山設伏,第四旅設伏北山堖,第五旅守衛南山堖,第六旅配合獨立旅由謝福田統一指揮,在二里半橋下面設伏,勿使日軍透過。第七師劉月亭部斷敵退路,保證全殲。務於五日內修完工事,以逸待勞,靜候來犯之敵。

恰好半月以後,日軍一個聯隊千餘人帶著偽軍千餘人由安陽向西進犯,向林縣地區掃蕩。為了使敵人進入伏擊圈,劉月亭派出一個團在橫水鎮與敵接火,邊打邊退,誘敵深入。日軍全不把國民黨軍隊看在眼裡,況且日偽的兵力大大超過一個團。他們長驅直入,攻擊前進,想把這個團追到偏僻的山坳裡聚而殲之,一直追到二里半橋。這個團計程車兵進入謝福田的陣地,頓時槍聲大作,南山北山上的伏兵以輕重機槍編織火網,手榴彈,炸藥包,自天而降,鬼子遭到突然襲擊,措手不及亂作一團。但日軍養之有素,又慣以武士道精神,他們很快組成三路,向新五軍發起進攻。由於第八師佔領著有利的地形,敵人的佯攻不能得手,日酋揮動指揮刀,妄圖強行透過二里半橋。橋窄路長,不能容納過多的兵力,橋頭又有重兵把守,機槍、手榴彈打得敵人不能逾越雷池一步。日軍組織退兵之時,劉月亭率部斷了日軍的後路,四面槍彈,前後夾擊。劉月亭、謝福田又發起進攻,把敵人圍在不到百米長的深谷中,苦戰5個小時,殲滅日偽軍1700多人,俘虜600多人,繳獲山炮6門,迫擊炮20多門,各種槍支2000多支,擊斃日軍聯隊長一名。新五軍方面只有輕傷10多人,並無一人死亡。

如此戰績,在當時的北方戰場上並不多見,國民*防部傳令嘉獎,第一戰區長官部、十八集團軍總部發來了賀電,二十四集團軍司令龐炳勳帶著所屬軍長師長到林縣召開數萬人參加的慶功會,《中央日報》、《新華日報》、《大眾報》、《西南日報》十多家報紙的記者到會採訪拍照,一時間新五軍軍長孫殿英又成了風雲一時的人物。

孫殿英有句粗話:“有運氣不要財神爺。”有一件事情實屬偶然,但這件好事畢竟讓孫殿英碰上了。

這是一個冬日,溫暖的太陽普照著大地,使人心裡都感到熱烘烘的。林縣街上的人們聚集在太陽地裡說閒話,拉家常。新五軍的操場上站著兩個人,一個是軍長孫殿英,一個是參謀長趙子平。參謀長向軍長建議說:“咱們有6門山炮,是不是可以組建個炮兵營?”

孫殿英說:“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剛才俺家老三也提過這件事。只是現在還沒有這種人才,咋弄哩?”

趙子平是個急性子,什麼事說幹就幹,從不猶豫。他滿有信心地說:“依我看,樹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