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3 / 4)

徵中國所給予的應有評價。

維克多·雨果

1861年11月25日

於奧特維爾豪斯

雨果譴責“兩個強盜”的罪惡行徑(2)

(《雨果文集》,第一五卷,第三六O——三六二頁)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王致誠眼中的圓明園(1)

本書所附的這封信,是早年旅華法國傳教士王致誠1743年寫給達叟先生的,1749年在法國公開發表,立即在整個歐洲特別是在英國產生巨大影響。當時,歐洲正處在一股“中國熱”當中,歐洲各國正在對園林藝術中的傳統觀念進行反思。尤其在英國,人們所喜愛的曲線、蜿蜒曲折的小徑以及空間圍截的營造手法,正在逐漸取代法國式園林的齊整劃一和嚴格對稱。也就是說,人們喜歡一種更高明的、作為一種藝術效果的“雜亂”。

出生於法國弗朗什…孔泰地區的耶穌會士王致誠(原名讓…德尼·阿蒂萊)當時是乾隆大帝宮中的御用畫師。他以這個身份,可以在圓明園中自由往來。他有充分的時間仔細觀察揣摩這座“中國凡爾賽宮”中的種種奇珍異寶,不過,他是以西方古典主義培育出來的眼光來進行觀察的。這封信後來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它促進了歐洲尤其是英國對中國園林藝術的喜好,使歐洲對中國的建築和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可以認為,此信寫就之後一百年的圓明園,儘管面積有所擴大,其實並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

下面是王致誠此信的節選:

……

的確,當人們領略過義大利和法蘭西的建築傑作之後,對其它地方的所有建築都會不屑一顧。

然而,中國皇帝在北京的宮殿以及各處燕遊之所當屬例外,因為那裡無論是構思設計,還是營造施工,無一不宏偉壯觀,絢麗至極。尤其令我驚訝的是,目光所及之處,竟無一處雷同。我一心將這裡的一切訴諸筆端,以期使您對此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但此事談何容易,因為這裡任何東西都與我們的營造方法、與我們的建築藝術毫無共通之處。只有親眼目睹,方能識其真面目……,這座宮苑的面積至少與第戎城相彷彿。總的說來,它是由數量巨大的各種宮室構成,而宮室聚整合一個個群落,彼此間被庭院、花園或花壇分割開來,但又形成完美的對稱。所有樓閣的外立面都被金漆彩繪,裝飾得輝煌絢爛,美輪美奐;內部的陳設,也盡是中國、印度和歐洲所能擁有的至美至奇之物。

至於各遊樂之所,處處引人入勝。宮室殿宇建造在一大片廣闊的土地之上;還有人工築起的一座座小山,高度從二十英尺至五六十法尺不等,而假山之間遂形成連綿不斷的小小幽谷。一條條清澈見底的水渠在谷底流過,又交叉匯合成大大小小的湖、海。人們乘著漂亮精緻的船隻,在水渠和湖海上往來穿梭;我曾見過一隻船,足有二十餘丈長、十來丈寬,上面是一座真正的精美樓臺。在每條幽谷裡,沿水渠的岸邊,依山形水勢分佈著宮室、庭院、敞軒、廡廊、花圃、疊水,等等,渾然一體,美不勝收。從幽谷延伸出來的小徑,不若在歐洲那樣筆直,而是曲曲折折,蜿蜒有致,還不時點綴著小亭和洞窟。小徑的盡頭,便是另一處幽谷,它或因地形地貌,或因房屋建築,又與前者迥然不同。

所有的山岡小丘上都長滿了樹木,都是當地常見的開花品種。這裡是一座真正的人間天堂。每條運河的堤岸,不似歐洲這裡由方整的石材砌得筆直,而是由天然的石塊佈置而成,野趣盎然;岩石參差錯落,這裡有幾塊向前突起,那裡又有幾塊向後退縮,安排得巧妙之極,宛如天然形成的一般。運河也時寬時窄,這裡如九曲迴腸,那裡又驀地拐了一個大彎,如同真的是山形谷勢造就的走向。河畔渠邊,長滿了花花草草,大都從石縫裡生長出來,彷彿是得自天然似的;春夏秋冬,各有應時花卉。

除運河而外,還有四通八達的道路,或更確切地說,是縱橫交織的小徑。用小石子鋪成的小徑,從一處幽谷通向另一處幽谷,也都是彎彎曲曲的,時而直逼水渠岸邊,時而又飄然遠去。

每走進一處幽谷,即可見各式殿宇房宅。它們的正面都是圓柱和窗牖,木結構上都塗成金色,再加上彩色的髹漆。牆體是用整齊光潔的灰磚砌成;屋頂覆以紅黃藍綠紫各色琉璃瓦,形成五彩斑斕、變化萬千的美麗圖案。幾乎全部屋宇只有地面一層,但其基礎要比平地高出二尺,或四尺、六尺,甚至八尺不等。也有幾處殿堂為二層樓,但通往樓上的階梯並非經過精心雕琢的石階,而是天然的岩石,像是自然形成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