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4 / 4)

小說:特工之王2 作者:圈圈

衛兵也在樓前樓後組成了三層防線。

伸耳聽聽,盒子炮的槍聲已經漸離漸遠,說明特工隊的人都在往外撤了。

龔破夭飄出了第五師團的總部,正打算往南走一段,走到邕江邊,再折回布店,卻聽到西面傳來追逐的槍聲。

不是三八蓋子的槍聲,也不是盒子炮的槍聲,而是日軍的王八盒子手槍。

也就是說,自己的特工隊員被對方追逐了。

龔破夭的心不由一緊——

這王八盒子一是軍官的佩槍,二就是日本特工所用。

“王八盒子”其實就是“十四年”式手槍,是日本軍隊配發的制式武器。

大正十五年(1926年)11月,日本名古屋兵工廠開始批次生產“王八盒子”。同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去世,昭和天皇繼位。12月31日,昭和元年始,但是“王八盒子”左面的銘文仍沿用“十四年式”。至此,“王八盒子”很快陸續投入日軍使用。特別要說明的是,入侵我國東北的建立和控制所謂滿洲國的日軍,是最早裝備“王八盒子”的日本侵略軍。早期出品的“王八盒子”毛病很多,其中最突出的毛病是擊針的設計存在重大缺陷,在日常使用中經常發生擊發無力和擊針折斷等致命問題。特別是在東北那樣高寒氣候中,由於擊針上塗抹的潤滑油粘稠度增加,問題更為嚴重。那時,每支手槍都隨槍多配一根擊針,放在槍套下面的備份彈盒中,以備更換。直到昭和七年(1932年),南部武器公司重新改進設計的擊針才全部取代了早期的擊針,當然也就不再隨槍配備備份的擊針了。

因為“十四年式”手槍的槍形很像在中國普遍使用的德國毫米毛瑟駁殼槍,而後者因有一木盒裝槍被稱為“盒子炮”。這樣一來,日本鬼子使用的、樣子又像盒子炮的“十四年”式,就被中國軍民稱為“王八盒子”。

兩相比較,王八盒子根本就不是盒子炮的“對手”。

眼下,卻是王八盒子追逐盒子炮。

龔破夭的心豈能不緊?

能如此追逐他們特工隊員的,顯然不是日軍軍官。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日軍特高課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