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破廟對(3 / 4)

小說:隋末陰雄內 作者:指雲笑天道1

真族,古時的肅慎)等蠻族,極限動員的情況下,可以有十餘萬騎兵,三十萬以上的步兵,實力一點也不比陳國差,而路途遙遠,我大軍補給困難,如果要打高句麗,那必須是舉國之力,傾大隋精兵的決戰才行。”

楊玄感點了點頭:“我有點明白魏先生的意思了,你是說楊廣最後會因為征伐高句麗,弄得民不聊生,天下大亂?我覺得也不至於吧。先皇就曾出動過三十萬大軍征伐高句麗,陸軍幾乎是十不存一,也沒對大隋傷筋動骨啊。”

魏徵笑著搖了搖頭:“先皇是先皇,即使是因一時意氣而不理智發兵。也只不過出動了三十萬人而已,這對大隋,確實稱不上是傷筋動骨。”

李密嘆了口氣:“三十萬大軍的數量已經不少了,當時是大力征發了河北一帶的府兵,陸軍主力在遼西的營州(今遼寧朝陽)集結。可最後因為路途遙遠,糧道不濟而退兵,士卒多餓死,每想及於此,總是心痛不已啊。我大隋的將士沒有倒在敵人的刀槍弓箭之下,卻是給餓死病死。唉。”

魏徵點了點頭:“所以我們英明神武的楊廣大帝一定不會犯上次的錯誤,他雖然不會打仗,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還是懂的,這回他要攻高句麗。一定會出動大軍,以雷霆之勢一舉將高句麗碾平,依我所見,他出動的軍隊不會少於六十萬,上次的河北之糧,連三十萬人都無法供應,二位想一想,這糧食要從哪裡運?”

楊玄感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關中的糧食自給尚不足,根本不能指望,幷州那裡還要防著突厥反水。也不能大規模地調糧,要供應糧食到東北偏遠的幽州和遼西營州,那只有從中原和江南運糧食了,只是中原人口眾多。現在洛陽成了國都,中原一帶的糧食要優先供應東都洛陽,想要為北上的徵高句麗大軍運糧,只有調江南的稻米北上了,這一路之上,萬里之遙。只怕運不到那裡,就給民夫自己給吃光了吧。再說供應六十萬大軍,上百萬民夫,這得多少糧食?”

魏徵哈哈一笑:“楊世子不愧是領軍大將啊,這些都能想得到。那依你之見,楊廣又要實現滅高句麗的計劃,又要運糧,他有什麼好辦法嗎?”

李密和楊玄感同時雙眼一亮,脫口而出:“運河,水運?!”

魏徵點了點頭:“正是如此,透過運河,是可以把江南的糧食運往北方的,從吳越之地的杭州,到三吳之地的蘇州,那裡就有現成的運河直通到長江,是南朝所挖,這一段是現成的,稍微修修就行,然後就是從長江開挖運河北上,向東北方向則可以透過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為了北上中原爭霸,而挖的一段邗溝渠,通入淮水,直達山東。然後再折向洛陽,抵達黃河,只要再想辦法從鄴城或者幽州再挖一段運河,連線黃河和幽州,就可以以水運的方式運糧北上了。”

楊玄感長嘆一聲:“江南那裡的河道還好說,稍微疏浚一下即可,那從揚州到山陽的邗溝渠,早就年久失修,東漢末年三國之後就沒再透過船,要疏通得花大力氣,至於從洛陽到揚州的這條新水路,還有從幽州到黃河的水路,全都要新挖,這得是多浩大的工程啊!”

魏徵微微一笑:“前一陣楊廣不是在建大龍船嘛,就是要從東都能夠直接去揚州,為了這個巡幸的舉動,已經在去年徵發了東都一帶的百餘萬民夫,開挖通濟渠,先是從洛陽的西苑引谷、洛二水達於河,循著東漢張純所開陽渠的故道,由偃師至鞏縣的洛口入黃河;然後另一段自河南的板渚,引黃河水經滎陽、開封間與汴水合流,又至杞縣以西與汴水分流,折向東南,經今商丘、永城、宿縣、靈壁、虹縣,在盱眙之北的山陽入淮水。”

“當時幾位大人可能新官上任,沒有太在意這事,可是這開挖運河,疏浚河道之事在當時的東都一帶,可是大事,不僅這通濟渠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內挖成,直接連通了淮水,而且把從揚州到淮水的邗溝也大規模地進行了整修,發淮南民十餘萬開邗溝,自山陽至揚子入江。同時還進一步疏浚了山陽瀆。通濟渠和山陽瀆共長二千餘里,渠廣四十步,兩岸築御道,並種了柳樹,既可護岸,又可給牽船人遮蔭。”

“去年歲末的時候,楊廣大規模地乘龍船往返於東都和揚州一個來回,幾千艘龍船在新開的通濟渠和邗溝中執行,沿河隨駕與護衛的兵士多達幾十萬,一路之同,過州越縣,沿途官民無不跪倒拜服在運河兩側,楊廣的天子威風,可謂擺到了極致。這也檢驗了這兩段河道的通航能力,既然十幾萬人的大型船隊都可以暢通無阻,那每年幾百萬石的運糧船隊,自然也是不在話下了。”

李密嘆了口氣:“想不到楊廣下江都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