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
寶寶回來那天,家裡那麼熱鬧那麼溫馨。在分別的2個月裡,我和愛人都從心理上成熟多了,更加理解帶孩子的不易,更加疼愛孩子。這二個月,寶貝正在咿呀學語,蹣跚學步,帶過孩子的人都知道,這段時間是最難的啊。寶寶更依戀父母了,這也是分別的收穫。孩子一回來,看到熟悉的家,終於拉起我的衣角要我和她玩。
媽媽心語:兒女是父母心裡永遠的牽掛,不管是天各一方還是近在咫尺。多點關心多點愛,適合每個人每個家。
專家評說:母子分離會帶給孩子心理焦慮,但也會給孩子帶來新的生活體驗。當最親密的媽媽外出或離開時,孩子會感到不安、恐懼、害怕、憂慮,常用哭鬧宣洩自己的不安。分離焦慮是孩子對於被拋棄的憂慮,對安全的一種需要和渴望。分離焦慮從1歲半到2歲半最為強烈;3歲以後,隨著孩子認識能力增強,焦慮明顯減輕。孩子分離焦慮的表現方式各不相同。多數哭鬧不止、有的悶悶不樂、有的出現吃手、尿床的情況、嚴重的可能出現厭食和反射性嘔吐等,不同的孩子表現不同。一般來說,性格開朗、朋友多的孩子,分離焦慮一切較輕,讓孩子看著媽媽走,讓孩子逐漸適應分離或熟悉新環境,讓孩子多交朋友,。媽媽避免“不要孩子的”不良暗示會減輕孩子的分離焦慮。分別可以讓孩子體驗重聚的快樂。
。。
教寶寶學走路
(寶寶1歲1個月)
生活片段:寶寶已經有一週歲一個月了,開始正式學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