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3 / 4)

小說:三國以後有幾國 作者:卡車

夫人乃說甄后見譖之禍”,是說曹睿直到郭夫人死才知道是郭皇后陰謀害死自己的母親。但兩者對“如甄后故事”的記載卻驚人的一致,所以無論郭後究竟是死於自然或曹睿殺死,想必她的身後世都同樣是悽慘無比的。

其實自古以來,宮廷中互相攻擊傾軋之事所在多有;帝王后妃出身不同,背景各異,利益關係更是背道而馳,想讓她們和平共處,才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比如甄夫人本是俘虜,而郭夫人不過候府奴婢,兩人同為“苦出身”,按說多少應存些“階級感情”;卻只因淪為了當權者的玩物,便引得身敗名裂,雙雙落得悽慘結局,也實在令人扼腕。說到底,掌握她們命運的始終不是她們自己,而是那看不見的權力與慾望之手。

也是自從郭皇后死後,可能是有感於郭後對自己曾經的養育之恩,也可能曹睿認為郭後可能確實是被冤殺的成分居多,所以有較長一段時間曹睿可能還是思念郭皇后的;但每當想到自己生母的悲慘命運,這種想念又會轉化為無止境的仇恨;再加上當時諸葛亮已死,魏國的心頭大患已除,曹睿有更多的時間處理個人事務,有更多的時間反思自己,反思整個人生;但這些,卻都最終令曹睿迷失在感情與道義的漩渦中,無法自拔。

從此以後,那個“秦始皇、漢孝武之儔,才具微不及耳”的曹睿不在了;那個深知“獄者,天下之性命也”的道理,精通律法的曹睿不在了;取而代之的,卻是一個自私自利,貪圖享樂,甚至於渴求長生不老的腐朽帝王。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14節 在輝煌中走向深淵

曹睿同志執政初期,應該說還是位明君,是對魏國做出了歷史貢獻的。

王沈《魏書》中記載曹睿道“即位之後,褒禮大臣,料簡功能,真偽不得相貿,務絕浮華譖毀之端,行師動眾,論決大事,謀臣將相,鹹服帝之大略。性特強識,雖左右小臣官簿性行,名跡所履,及其父兄子弟,一經耳目,終不遺忘。含垢藏疾,容受直言,聽受吏民士庶上書,一月之中至數十百封,雖文辭鄙陋,猶覽省究竟,意無厭倦”。

這段記載是說“曹睿繼承皇位之後,嘉獎有功大臣,採取‘大部制’精簡機構,事情真假在政府中變得難以混淆,他更明辨是非,務求斷絕大臣腐化浮誇或詆譭別人的事件發生;而每到行軍打戰,決策國家發展方針,無論是文官或武將,也都會被魏明帝曹睿的才略深深折服,無不欽佩其業務水準之高。他的記憶力還非常好,那怕身邊最微不足道者的簡歷讓他看見,從此這人及其父母兄弟子女的狀況他都能倒背如流,而且終身不忘。最難能可貴的是,他能夠容忍對他不好甚至不利的批評,卻不會*誅戮大臣;更接受普通公務員、讀書人甚至於平民的意見書,有時一個月內連續要讀好幾百封信,但那怕這些信中有的錯字連篇、有的語法混亂到難以看懂,曹睿同志還是會努力閱讀理解直到看懂為止,沒有絲毫的懈怠睏倦”。

雖然歷史上對魏書的評價不高,甚至於後世那沒事砸鄰居家水缸玩的司馬光更明說“《魏書》多妄(魏書裡好多記載都是胡說的)”,但是關於曹睿的這部分記載,恐怕還是有其客觀部分的,我們可以用《三國志》中的記錄與其相對照。

比如《三國志。魏書。明帝紀》(曹睿的傳記)記載“八月,孫權攻江夏郡,太守文聘堅守。朝議欲發兵救之,帝曰:“權習水戰,所以敢下船陸攻者,幾掩不備也。今已與聘相持,夫攻守勢倍,終不敢久也。”先時遣治書侍御史荀禹慰勞邊方,禹到,於江夏發所經縣兵及所從步騎千人乘山舉火,權退走”。

曹睿顯然並非劉禪那種明白些政治卻暗于軍事的人,一句“夫攻守勢倍,終不敢久也”就將久經戰陣的孫權弱點暴露無遺。而這場戰鬥的結果是,沒有幾天孫權便被御史荀禹的一把大火嚇跑了,頗有些後世‘風聲鶴唳’的意思。

同樣是《明帝紀》的記載“孫權入居巢湖口,向合肥新城,又遣將陸議(這傢伙就是陸遜)、孫韶各將萬餘人入淮、沔。六月,徵東將軍滿寵進軍拒之。寵欲拔新城守,致賊壽春,帝不聽,曰:“昔漢光武遣兵縣據略陽,終以破隗囂,先帝東置合肥,南守襄陽,西固祁山,賊來輒破於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爭也。縱權攻新城,必不能拔。敕諸將堅守,吾將自往徵之,比至,恐權走也。”秋七月壬寅,帝親御龍舟東征,權攻新城,將軍張穎等拒守力戰,帝軍未至數百里,權遁走,議、韶等亦退。群臣以為大將軍方與諸葛亮相持未解,車駕可西幸長安。帝曰:“權走,亮膽破,大將軍以制之,吾無憂矣。”遂進軍幸壽春,錄諸將功,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