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告捷!”
“是,大將軍!”
一眾將校連忙應道,不過這才卻不是難受,而是滿臉振奮。
二百萬斤海魚而已,他們這麼多人估計不到半個月,就能捕捉上來。
“傳令,所有戰船開動,繼續捕魚!”
“大將軍有令!所有戰船開動,繼續捕魚!”
“大將軍有令……”
隨著戰鼓擂動,所有戰船再次開動。
一張在海魚看來,就像是巨大龍門的罛網,又開始在大海中緩緩快速移動。
一個時辰後。
所有戰船再次收網,緩緩停了下來。
接著,三十四艘大船連忙上前接海魚!
“啟稟大將軍,此次共捕捉海魚十五萬斤!”
“十五萬斤?”
“老天爺保佑啊……”
一陣興奮之後,戰船再次開動!
又一個時辰後……
“啟稟大將軍,此次捕撈海魚八萬斤……”
……
兩日後!
北平府內,燕王宮內。
聽著朱亮稟報的訊息,朱棣與郭安等人,都直接張大嘴巴,滿臉不敢置信!
郭安急忙問道:“朱百戶,你確定你沒說錯,那穎國公帶著三十五艘戰船一日內,就真的捕捉了四十六萬斤海魚?”
“回殿下,郭長史,此事千真萬確。三十四張十五丈寬罛網放在大海中,便是五百多丈寬。
這一網過去,五百丈內的海魚一條都跑不了。
要不是兩艘戰船操作失誤,放跑了一個大群海魚群,恐怕穎國公等人一日就能捕捉六十多萬斤海魚!”
“入他孃的……”
朱棣羨慕的兩隻眼睛都在發紅。
隨後,緊緊盯著郭安,“你這廝有這麼好的主意怎麼不早點告知咱,要是咱也派上三十五艘大船入海,我北平府百姓們豈不是可以頓頓吃到海魚?”
郭安苦笑道:“殿下,微臣也沒想到三十五艘戰船聯合起來,犁網拖魚居然如此好使。
不過,哪怕是微臣能早點將此方法告訴殿下,陛下沒有解除禁海,不說殿下有沒有這麼多大船,就算是能湊齊,也不能派這麼多大船入海啊!”
朱棣無奈嘆息一聲,道:“唉,咱心疼啊,要是按照穎國公這麼捕捉下去,渤海中的大魚豈不是要被他們給捕捉絕了啊!”
郭安安慰道:“殿下放心,哪怕給穎國公一年時間,他們也將渤海中的海魚捕捉不完。
畢竟,要是渤海沒了海魚,還會有別的海域的海魚游過來!”
說著,郭安突然意識到什麼,連忙補充道:“不過,要是一直讓穎國公這麼捕捉下去,也不是個事!
微臣斗膽請求殿下上奏陛下,穎國公最多隻能在渤海捕撈上一個月的海魚。
要不然,任由穎國公這麼捕撈下去,渤海中的海魚雖然不能絕種,但海魚都變的特別少。
日後,我燕王府想要在渤海捕撈海魚,可就難了!
而且,我大明那麼多海域,不能僅僅只是盯著渤海捕魚啊!”
“是這個理,咱這就去給父皇上奏摺!”
朱棣直接往王座上走去,一旁侍候的內侍則是連忙上前研墨。
很快,一本奏疏便從北平府往應天府而去。
……
而在朱棣收到傅友德的捕魚情況沒多久,應天城內的老朱也收到了傅友德的奏報。
看著傅友德奏報上的數字,老朱直接咧著嘴,開懷大笑。
“好啊,好啊,友德此次捕捉海魚的功勞,可堪給咱打下一座城池!”
下方,朱標有些好奇問道:“父皇,不知穎國公捕捉了多少海魚,竟然讓父皇如此龍顏大悅?”
“四十六萬斤海魚!”
朱元璋將手中奏報遞給朱標,笑道:“友德用三十五艘戰船並排串聯起來,每兩艘戰船之間都拖著一張十五丈寬,二十五丈長的罛網,合起來就是五百多丈。
在大海中,像是一道無形的城牆一般,隨著戰船快速前行,海中的大魚便會被罛網困住,難以逃脫。
如此,積少成多,每一個時辰就能收一次罛網,每張罛網中的海魚都十分之多……”
(本章完)